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青海格尔木100MW光热项目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在光热发电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项目不仅为海西光伏光热基地构建“光伏+光热”一体化清洁能源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还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项目背景:国家首批“沙、戈、荒”项目
青海格尔木100MW光热项目是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总承包的国家首批“沙、戈、荒”项目之一。该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光伏光热基地,装机容量100兆瓦,采用塔式熔盐技术路线。项目的成功投运,为我国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可再生能源提供了重要示范。
二、项目成果:全系统投运发电
近日,该项目带负荷连续稳定运行6小时,实现全系统投运发电。项目投运后,年利用小时数约为2271小时,年均发电量约2.3亿千瓦时,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9万吨、烟尘约7.3吨、二氧化硫约36.3吨、氮氧化物约40.7吨。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项目的高效运行,还体现了其显著的环保效益。
三、技术亮点:创新设计与高效运行
1. 跨项目水资源协同模式:项目首创跨项目水资源协同模式,实现与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项目工业废水统一处理回用,节水率达15%以上。
2. 两机一控集约化布局:厂前区运营设施在国内首次采用两机一控集约化布局,集控室、生活区、办公区等均按双机组标准配置,实现两个项目统一管理、集中运维,降低了初始投资及运维成本。
3. SGS间与汽机房贴建设计:创新性采用SGS间与汽机房贴建设计,机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4. 熔盐泵支架减振工艺:熔盐泵支架首创采用扇形剪力墙结构配合减振工艺,在增加结构刚度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了结构振动的概率,彻底解决了第一批光热项目中熔盐泵运行振动问题。
四、深度解析:项目的战略意义与市场影响
1. 战略意义: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青海格尔木100MW光热项目的成功投运,不仅为海西光伏光热基地构建“光伏+光热”一体化清洁能源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还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项目充分利用了海西格尔木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我国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可再生能源提供了重要参考。
2. 市场影响:优化电力系统电源结构
项目的建设对于改善国家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优化电力系统电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效的熔盐储能系统,项目能够实现8小时的稳定储热,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为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未来展望:持续创新与市场拓展
展望未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将继续在光热发电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项目优化。通过与更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中国能建将不断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六、总结:青海100MW光热项目全系统投运发电
青海格尔木100MW光热项目成功实现全系统投运发电,年均发电量约2.3亿千瓦时,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9万吨。项目采用塔式熔盐技术路线,配置8小时熔盐储热系统,通过多项创新设计,实现了高效运行和显著的环保效益。作为国家首批“沙、戈、荒”项目,该项目为我国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可再生能源提供了重要示范,推动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