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规模最大的铜矿——巴拿马科布雷铜矿(Cobre Panama)的停摆,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正将巴拿马经济拖入一场长达数月的“艰难困境”。加拿大第一量子矿业公司(First Quantum Minerals)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自2023年末该铜矿因法律纠纷被迫关闭以来,巴拿马已经错失了超过17亿美元的经济贡献。这一数字看似抽象,却相当于该国2024年GDP预测值的0.8%,其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科布雷铜矿曾是巴拿马经济的“顶梁柱”之一,为该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曾占据全国GDP超3%的份额,每年为政府贡献超过2亿美元的税收,并且直接雇佣了7000名员工。然而,2023年12月,巴拿马最高法院裁定该铜矿的特许经营协议违宪,这座年产能高达35万吨铜的巨型矿山瞬间停摆。第一量子最新发布的《税务透明度报告》进一步揭示了铜矿停运的损失,若铜矿能维持正常运营,2024年本可拉动巴拿马GDP增长0.6个百分点,还能为政府带来2.15亿美元的税收,这笔税收相当于该国年度医疗预算的四分之一。
铜矿关闭带来的连锁反应远不止这些数字。矿区周边的物流、供应链以及社区项目都陷入了瘫痪状态,间接导致超过2万个关联岗位面临失业风险。第一量子矿业公司发出警告,矿山停运已经使巴拿马错失了数十亿美元的外资投资,而基础设施维护、社区教育医疗等配套项目的停滞,更是加剧了地方经济的萎缩。
目前,围绕铜矿停摆问题的政治僵局仍在持续。尽管双方保持着沟通,但在环境责任、税收分配等核心条款的谈判上却陷入了“拉锯战”。第一量子明确表示,若在2025年中前无法达成解决方案,将考虑剥离该资产或启动国际仲裁,这无疑让中美洲最大铜矿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巴拿马政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重启铜矿虽然能够缓解财政压力,但却要承担环境争议带来的政治成本;若僵局持续,则可能会重创外资信心,进而波及中美洲的矿业投资环境。
科布雷铜矿事件为全球矿业敲响了警钟。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与资源民族主义的双重压力下,拉美等资源密集型地区正面临着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挑战。对于铜价而言,如果中美洲这一潜在的供应增量长期缺席,或许会在供需关系上产生新的变化。从科布雷铜矿曾经的轰鸣到如今的寂静,巴拿马经济正经历着一场“成长的阵痛”。在法律博弈与经济现实的夹缝中,这座铜矿的命运不仅关系到7000个家庭的生计,更将成为检验中美洲矿业投资环境韧性的关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