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公示了玉门"光热储能+光伏+风电"示范项目中20万千瓦风电板块的用地选址方案。该项目选址位于玉门市红柳泉风光储综合能源示范基地,拟用地总面积2.3239公顷,计划建设40台5.0MW风力发电机组及配套电力设施。
作为甘肃省重点推进的综合能源项目,该示范工程将光热储能、
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三种清洁能源技术有机结合。风电板块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项目整体布局,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稳定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2万吨。
在技术配置方面,项目计划安装40台箱式变电站,每台容量为3550kVA。同时将新建1座110kV升压站及运行管理中心,配套建设进站道路等基础设施。这种集中式开发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玉门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风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可达6.5米/秒以上。该地区已建成多个大型风电项目,具备成熟的开发经验。此次公示的风电项目选址位于红柳泉区域,该区域已被规划为风光储综合能源开发的重点区域。
项目采用的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达到5.0MW,属于当前陆上风电的主流机型。大容量机组的应用可以减少土地占用,提高发电效率。配套的箱式变电站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运输和安装,适合西北地区的环境特点。
光热储能技术的引入是该项目的重要创新点。与单纯的风电或光伏项目相比,光热储能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热能储存和释放能力,有效弥补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缺陷。这种多能互补的开发模式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项目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用地规划方面,项目严格遵守国家土地管理相关规定。公示信息显示,项目总用地面积控制在2.3239公顷以内,体现了集约用地的原则。选址避开了生态敏感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项目的推进也反映出甘肃省新能源发展战略的调整。近年来,甘肃在继续扩大风电、光伏装机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多种能源形式的协同发展。通过建设综合能源基地,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玉门市作为传统能源城市,正在加快向新能源转型。当地政府将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希望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够提供清洁电力,还将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类似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正在多个地区推进。这种开发模式特别适合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同时通过储能技术解决电力输出不稳定的问题。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综合能源项目有望成为新能源开发的主流模式。
项目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期间接受社会监督。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将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按照计划,项目将在获得相关审批后尽快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
该项目的实施将为甘肃省新能源发展积累宝贵经验。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可以验证风光储一体化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同时,项目也将为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和电网调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