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内,红星电子废旧锂电池再生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目前,项目一标段的三栋主体建筑——后勤服务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和研发中心已全面开工,采用交叉施工方式加快进度,预计今年10月完成验收。
红星电子自2016年落户大龙开发区以来,专注于废旧动力
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此次投资4.3亿元建设的生产线,占地220亩,涵盖拆解、精制、合成、结晶、提纯等多个生产环节。项目投产后,年处理废旧锂电池能力将达4.39万吨,可产出三元黑粉1.63万吨、
磷酸铁锂黑粉1万吨,以及电池级
碳酸锂5250吨、
镍钴锰三元复合氢氧化物1万吨等
关键材料。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
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随着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废旧锂电池处理需求持续攀升。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规范化回收体系尚未完全成熟。红星电子项目的推进,将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该项目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资源回收效率。通过先进工艺,废旧锂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金属元素可被高效提取并重新用于电池生产,减少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同时,项目还能产出元明粉、磷酸三钠等副产品,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率。
大龙经济开发区近年来积极布局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红星电子项目的落地,不仅可带来12亿元的年营业收入,还将新增200个就业岗位,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此外,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的新能源产业链,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欧盟、美国等地区已出台严格法规,要求电池生产企业承担回收责任。国内相关政策也在逐步完善,推动行业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红星电子项目的推进,契合了这一趋势,有望成为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标杆案例。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废旧锂电池回收市场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行业预计,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在此背景下,加快回收技术研发、优化产业布局,将成为企业抢占市场的关键。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这一项目,无疑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