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池的构成中,结构件就如同电池的“骨骼”,其精密程度直接决定了电池产品的性能上限。江苏瑞德丰凭借其全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多工位一体成型工艺,在新能源精密结构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高精度加工与高良品率的双重突破。这种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楚能在储能电池领域的研发优势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江苏瑞德丰提供的轻量化、高强度的物理载体,与楚能注入的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的核心技术相结合,双方共同构建起“材料 - 结构 - 系统”的全链路创新体系,有力推动了储能电池技术的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楚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从宜昌基地单月1.8GWh出货量的创新高,到欧洲市场2.5GWh储能项目的成功签约,楚能正以“技术出海”与“产能本地化”的双轮驱动模式,加速向全球储能第一梯队迈进。而结构件的稳定供应,无疑为楚能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双保险”。它既能确保现有订单的顺利交付,又能为下一代技术的迭代升级预留充足空间,保障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在新能源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研发 + 制造”的垂直整合模式正逐渐成为行业破局的关键范式。当结构件不再仅仅是电池的配套部件,而是深度参与到电池性能优化的过程中,成为“技术同盟”时,楚能与瑞德丰的合作正在重新定义产业链上下游的价值分配逻辑,推动储能产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