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恩捷股份硫化锂量产获突破 加速固态电池材料国产化进程

恩捷股份硫化锂量产获突破 加速固态电池材料国产化进程

2025-05-22 11:10:53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589        0
简介:恩捷股份旗下湖南恩捷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项目将分三期建设。一期10吨产线已于2025年6月投产,二期100吨产线计划在2026年启动,最终将形成1000吨的年产能。
近日,恩捷股份对外宣布重大消息,其自主研发的硫化产品纯度成功稳定达到99.9%,并且实现了百吨级的产能突破。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成果,不仅意味着中国在硫化物固态电池核心材料领域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更将有力推动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快步伐。作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企业的核心供应商,恩捷股份此次在硫化锂技术上的突破,极有可能重构全球锂电材料的竞争格局。
硫化锂的纯度与粒径控制,是决定固态电解质性能的核心要素。恩捷股份通过改进碳热还原法工艺,创造性地引入分子级匀化技术,成功将产品纯度从行业平均的99.5%提升至99.9%以上。同时,其独创的纳米级粒径控制技术成效显著,使得硫化锂粉体在300nm尺度下仍能保持6 mS/cm的常温离子电导率,相较于传统工艺提升了40%。这种高活性材料能够显著降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烧结温度,从400℃降至280℃,能耗降低35%,并且提升了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兼容性。目前,恩捷的硫化锂产品已顺利通过宁德时代、卫蓝新能源等企业的送样测试,反馈数据显示其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能量密度达到450Wh/kg。

根据规划,恩捷股份旗下湖南恩捷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项目将分三期建设。一期10吨产线已于2025年6月投产,二期100吨产线计划在2026年启动,最终将形成1000吨的年产能。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测算,满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0亿元。这一产能规模可直接满足国内20%的硫化锂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恩捷的产能释放恰逢政策利好窗口期:工信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要求》将于2025年7月实施,强制要求动力电池通过针刺不起火测试,硫化物固态电池凭借其超高安全性(热失控温度>800℃)有望快速抢占高端市场。

恩捷的突破带来了全产业链价值的重构。在材料端,其高纯硫化锂可替代日本三井金属的进口产品,成本较海外同类产品低30%;在设备端,公司联合先导智能开发的连续化卷对卷生产设备,将电解质膜生产节拍缩短至30秒/米,良率提升至92%。更关键的是,恩捷与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开发的硫化物电解质膜厚度可压缩至25μm,在30μm时仍能保持3 mS/cm的离子电导率,使全固态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突破500Wh/L。这种“材料 + 设备 + 电芯”的垂直整合能力,让国内企业在固态电池成本控制上形成了压倒性优势,预计2026年国产硫化物固态电池成本将较日韩产品低40%。

尽管硫化锂产业化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副产物硫化氢的回收处理问题,当前工艺能耗占比高达25%,需要开发闭式循环系统;二是专利壁垒,日本企业持有全球60%的硫化物电解质核心专利。不过,国产替代的窗口已然打开,恩捷通过工艺创新规避了海外专利封锁,其硫化锂合成路径已申请37项国内专利,并主导制定《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国家标准。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强烈,自5月16日CIBF展会发布新品以来,恩捷股份股价累计上涨28%,市值突破300亿元。

当硫化锂纯度跨越99.9%这一门槛,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已进入关键阶段。恩捷股份的技术突破不仅打破了海外垄断,更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材料竞赛中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随着千吨级产线的投产,一个由中国人主导的固态电池材料生态圈正在逐步形成,这里没有“卡脖子”的担忧,只有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