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中创新航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项目——“本征安全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启动会在中创新航顺利召开。该项目汇聚了北京理工大学、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小鹏汇天)、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等优势单位,组成强大的项目核心技术攻关科研团队。
项目依托中创新航“顶流圆柱”技术路线,致力于开发高安全与高比能的材料与电池技术。通过系统性地揭示高比能电池能量迁移机理与调控机制,项目将提出领先的全场景电池故障诊断与热失控预警方法,并构建多级安全防控体系。这将大幅提升立体交通领域动力电池单体及系统的能量密度,同时兼顾快充性能及功率输出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何洪文教授和中创新航首席技术官潘芳芳博士分别代表项目组和牵头单位致辞,强调将依托专家组技术指导,优化技术路线,保障项目高质量推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教授从国家能源安全与碳达峰战略高度,深入阐释了技术攻关的战略价值,对项目推进路径和成果转化提出期许。
项目负责人熊瑞教授详细介绍了项目研究目标、内容与实施方案,各课题负责人及代表介绍了项目指标达成方案。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及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专家听取了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并与项目单位就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该项目研究成果预计将在小鹏汇天新一代飞行汽车产品中率先得到批量应用。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大潮中,中创新航作为电池专家,成功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继续为构建高效、环保的未来交通生态贡献力量。
这一项目的启动不仅标志着中创新航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展现了其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通过与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中创新航将加速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为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同时,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