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云南西双版纳113.5万千瓦光伏项目建成投运

云南西双版纳113.5万千瓦光伏项目建成投运

2025-08-15 23:13:51 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47        0
简介:中国电建在云南西双版纳建设的113.5万千瓦光伏项目日前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采用"农光互补"模式,分布于景洪、勐海、勐腊三地,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9亿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157万吨。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新建成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于近日全面投入运营。该项目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水电九局承建,总装机容量达到113.5万千瓦,是云南省重点建设的清洁能源项目之一。项目分布在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三个区域,共包含17个子项目。

项目采用了创新的"农光互补"建设模式,光伏阵列下方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在勐海县的橡胶种植区,光伏板支架被特意抬高至4米以上,确保橡胶树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景洪片区则采用可调倾角支架系统,雨季时可调整为较大角度以利于雨水冲刷保持板面清洁,旱季则调整为最佳发电角度。这些支架系统均采用热镀钢材质,确保在湿热气候下的抗腐蚀性能。

光伏组件选用双面发电型号,正面功率达到545W,背面增益效率达70%。合金边框经过特殊氧化处理,耐候性显著提升。逆变器采用组串式设计,每台配备智能监测系统,可实时追踪各组件的发电状态。升压站建设充分考虑了当地地形特点,设备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达到8级标准。

项目建设过程中克服了多项技术难题。针对西双版纳地区多雨的气候特点,施工团队优化了排水系统设计,在光伏区设置了完善的排水沟网络。电缆敷设采用桥架与直埋相结合的方式,重要区段增设防水套管。汇流箱等电气设备均选用IP65防护等级产品,确保在潮湿环境下的可靠运行。

项目配套建设了智能化运维中心,配备无人机巡检系统和光伏组件清洁机器人。运维人员可通过智能监控平台实时掌握各子电站的运行数据,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清洗机器人采用轨道式设计,可定期自动清洁组件表面,保证发电效率。

在环境保护方面,项目采取了多项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间严格限制作业范围,保护原有植被。电站周边种植了本地适生植物作为绿化隔离带。动物通道的设置保障了当地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不受影响。光伏区内的排水系统设置了沉淀池,确保雨水排放不影响周边农田。

项目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约19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近60万吨。所发电能通过新建的220千伏输电线路接入云南电网,主要供给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使用。项目运营期间将创造超过200个长期就业岗位,其中80%面向当地居民。

经济效益方面,项目采用"光伏+农业"的复合经营模式。光伏区土地继续由农户耕作,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中草药和特色农作物。这种模式使土地利用率提高60%以上,农户收入增加约30%。电站运营方与当地村集体签订了长达25年的土地租赁协议,确保农民获得稳定收益。

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光伏支架、电缆等主要设备材料均在云南省内采购,当地企业参与度超过40%。施工高峰期用工量超过2000人,其中本地劳动力占比达75%。项目还开展了多期光伏安装技能培训,帮助当地群众掌握新能源行业就业技能。

该项目的建成显著提升了西双版纳地区的清洁能源占比。据测算,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4800吨,氮氧化物4200吨。这些环境效益将为西双版纳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技术团队针对当地气候特点进行了多项创新设计。为应对高温高湿环境,电气设备舱内加装了除湿系统和智能通风装置。组件支架连接件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不同金属接触产生的电化学腐蚀。直流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类型,提高了在湿热条件下的绝缘性能。

项目并网调试阶段,技术人员对每个子电站进行了全面的性能测试。包括组件IV曲线测试、绝缘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测试等多项检测,确保各系统达到设计指标。并网后,运维团队将持续监控电站的发电性能,定期开展设备维护保养。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云南 - 昆明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6日 ~ 28日
河南 - 洛阳
2025年10月15日 ~ 17日
山东 - 烟台
2025年10月24日 ~ 26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