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600 Wh/kg!中国锂金属电池“离域化”突破,无人机续航飙升2.8倍

600 Wh/kg!中国锂金属电池“离域化”突破,无人机续航飙升2.8倍

2025-08-17 09:29:57 来源:SMM
204        0
简介:天津大学团队提出“离域化”电解液新设计,研制出能量密度超600 Wh/kg的软包锂金属电芯,模组级仍达480 Wh/kg,为现有锂电的2–3倍。成果8月13日发表于《Nature》,并已在三款微型全电无人飞行器完成装机验证,续航时间提升2.8倍。该突破有望重塑无人机、电动汽车及大规模储能的未来格局。
传统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逼近理论极限,而天津大学此次将锂金属负极与高正极组合,通过“离域化”电解液设计,使软包电芯能量密度首次突破600 Wh/kg,模组级仍保持480 Wh/kg,相当于把一辆续航400 km的电动车直接提升到1000 km级别。更重要的是,循环寿命在1 C倍率下达到500次以上,容量保持率>80%,为商业化扫清关键障碍。

锂金属电池长期受困于电解液副反应与枝晶生长。团队通过调节溶剂分子电子离域度,削弱锂离子与溶剂的强配位,形成动态可逆的界面保护层,抑制枝晶并降低界面阻抗。实验显示,-20 ℃低温下电池容量保持率提升30%,60 ℃高温存储7天产气量减少90%,安全性能大幅改善。

研究团队与航天科工合作,将新电池集成至三款微型全电无人飞行器。换装后,同样载荷条件下续航由45分钟提升至126分钟,航程扩展2.8倍;电池包重量反而减轻15%,显著增强机动性与任务半径。军方与民用测绘企业已启动小批量试用,预计2026年实现产业化供应。

据高工锂电预测,若锂金属电池量产成本降至0.6元/Wh以下,2028年全球需求将超300 GWh。天津大学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共建中试线,计划2025年底完成20 Ah级模组验证;同时布局电网储能示范,目标实现500 Wh/kg系统级能量密度,推动风光配储度电成本再降20%。

从实验室到蓝天,天津大学“离域化”锂金属电池仅用三年完成技术闭环。600 Wh/kg的能量密度不仅刷新世界纪录,更在无人机场景率先落地,为电动交通与储能打开万亿级想象空间。随着中试放大与产业链协同推进,中国有望在下一代电池竞赛中继续领跑。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云南 - 昆明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6日 ~ 28日
河南 - 洛阳
2025年10月15日 ~ 17日
山东 - 烟台
2025年10月24日 ~ 26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