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SK On宣布公司位于韩国大田广域市儒城区未来技术研究院的全固态电池试点工厂已经在于9月15日正式竣工。该工厂会承担样品试制和性能验证的核心任务,主要目的是加速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这个举措标志着SK On在固态电池领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公司后续技术迭代和量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座试点工厂占地面积达4,628平方米,将重点推进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与试产。部分生产线还将用于开发锂金属电池,该技术采用锂金属负极替代传统石墨负极,通过减轻负极材料的重量和体积,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工厂的建成不仅提升了SK On的研发能力,也为其在高能量密度电池领域的竞争提供了重要支撑。
SK On在该工厂首次应用了自主开发的“无温等静压技术”(WIP-free)。与传统温等静压工艺(WIP)相比,新技术通过独创的电池材料配比方案和通用压延工艺,既保留了WIP技术提升电池密度和寿命的优势,又实现了连续自动化生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技术突破为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制造提供了可能。
为实现技术突破,SK On研发团队优化了活性材料与导电添加剂的配比方案,显著降低电极内阻并有效控制电池发热。同时,通过改善电极与固体电解质的界面结合力,优化压延工艺参数,成功降低了界面电阻,使电流传输更加稳定,进一步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这些改进为电池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SK On已将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目标从2030年提前至2029年。公司现阶段致力于开发能量密度达800Wh/L的全固态电池,并计划远期实现1000Wh/L的突破。此外,SK On积极拓展产业合作,例如今年5月与汉阳大学研究团队合作,通过锂金属负极保护膜技术将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寿命提升三倍,相关技术已完成全球专利布局。
总的来看,SK On通过建成全固态电池试点工厂,明显地提升了它在下一代电池技术领域的研发和试产能力。工厂重点推进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和锂金属电池的开发,并首次应用自主创新的无温等静压技术,优化了生产工艺和材料的配比,有效提升了电池性能和生产效率。公司还将商业化目标提前到了2029年,并致力于实现能量密度的阶段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