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奇瑞新纪元ET路测车身上的“全固态电池”标识亮相街头,标志着新能源车的“电池革命”正从概念走向了现实。搭载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的奇瑞新车,能量密度突破350Wh/kg,续航突破1000公里,比不少燃油车更长。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也纷纷押注,全固态电池时代正加速到来。
全固态电池不仅续航突破1000公里,更从根本上解决了液态锂电池的安全痛点。传统液态锂电池在碰撞、挤压或高温下易泄漏短路甚至起火,而全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无泄漏风险,耐高温耐冲击。奇测试演示中,即使电池被切去一角,车灯仍正常点亮,展现出超高安全性。
续航方面,全固态电池带来质的飞跃。当前主流电动车续航多在500-700公里,长途出行的话就需频繁充电。而全固态电池车型续航普遍能够达到1000公里,这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充一次电,甚至比部分燃油车还强,彻底化解用户的“里程焦虑”。
不过,全固态电池车型目前仍面向高端市场。奇瑞的新纪元ET、宝马的i7等首批车型将会在明年上市,车型定价预计会在30万元以上。因为制造成本比液态锂电池高30%-50%,短期内难以普及到10-15万级家用车。车企选择从高端切入,以覆盖成本并树立技术口碑。
预计到2026-2027年,随着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企业的产能提升和产业链成熟,全固态电池成本将会慢慢降下来。到时候将陆续应用于20万级中端车型,再到15万以下家用市场。普通消费者要买到平价的固态电池车,还需等待3-5年时间。
对于当前计划购车的用户,不必盲目等待全固态电池。若预算充足、追求高端体验,明年上市的固态电池车型值得关注;若选择10-20万级家用车,现有液态锂电池车型已能满足日常通勤和短途出行需求,且价格持续下探,性价比突出。
总结来看,全固态电池的快速商业化应用,不仅将推动电动车在续航能力和安全性上的显著突破,也意味着行业竞争正式迈入以核心技术为导向的新赛段。相比在宣传中一味强调“安全天花板”或“续航无敌”,车企不如沉下心来,聚焦像固态电池这样的实质性创新。唯有技术扎实、体验经得起考验,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随着该技术逐步走向成熟,新能源汽车或将彻底告别“自燃风险”与“续航短板”,实现与燃油车在同一层面上的真正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