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如火如荼,施工现场机具轰鸣、车辆穿梭,呈现一派繁忙景象。目前工程正处于建设高峰期,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和地下厂区等多个作业面同步推进。上、下水库已完成开挖支护和大坝填筑,正在进行沥青防渗面板摊铺工作。输水系统下斜井开挖与上斜井钢管安装同步开展,地下厂房和主变洞即将开始机窝混凝土浇筑,各项工程节点有序推进。
乌海抽水蓄能电站面临复杂的地质挑战,工程区位于高地震带且有活断层穿过,同时地处荒漠气候恶劣。设计团队针对这些特殊条件开展了专项研究,特别是对高地震区建筑物和穿越活断层建筑物的设计进行了创新探索。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保障了当前工程的安全推进,更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项目团队还积极引入TBM设备等新工艺,通过交通洞TBM导洞法施工,提前探明地质条件,为后续工程提供了精准的"地质地图"。
项目创新采用TBM施工技术取得显著成效。TBM导洞不仅提前揭示了地下厂房的围岩条件,还为制定开挖支护方案提供了关键依据。地下厂区周边排水廊道采用TBM全断面开挖,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这项技术在不同岩性地层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践行了绿色环保理念,提升了工程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特别是对于软岩、次坚岩和坚硬岩等复杂地层,TBM施工展现了良好的适应性。
在输水系统斜井施工中,项目团队引入数字钻进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该技术通过在反井钻机集成高精度监测仪器,实时获取钻探数据并利用AI分析,将岩体参数转化为"体检报告"。这项国内首创技术改变了传统经验施工模式,实现了高精度超前地质探测,为优化设计和支护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数字钻进技术有效解决了斜井施工地质不明、风险高等难题,大幅提升了工程安全管控水平。
乌海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建成后将承担电网调峰、储能等重要功能。项目每年可多利用新能源电量6.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35.8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05万吨。这不仅大幅提升内蒙古新能源利用率,更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要贡献。电站建设中采用的创新技术和积累的工程经验,为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树立了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