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铝业近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05%。这份成绩单反映出全球铝业市场的新变化,也揭示了俄铝面临的经营挑战。
在销售方面,原铝及合金业务表现突出。该板块收益从去年同期的45.97亿美元增至59.66亿美元,增幅达29.8%。这一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首先是销量同比增加21.7%,其次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铝价上涨7.5%,带动俄铝产品平均售价提升6.7%。LME数据显示,上半年铝现货均价为每吨2538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2360美元有明显上涨。
然而,营收大幅增长的背后,俄铝却出现8700万美元的净亏损。这与去年同期的5.65亿美元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业绩反转的主要原因在于能源成本的大幅攀升。作为能耗密集型产业,
电解铝生产对电力需求巨大。今年以来,俄罗斯国内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导致俄铝能源支出显著增加。
从产品结构看,俄铝的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有所提升。公司研发的新型
铝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大。这些高端产品通常能获得20%-30%的溢价,有助于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过,由于整体成本压力过大,这些优势尚未完全体现在财务报表中。
全球铝市场正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铝生产国持续推进产能置换,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欧美经济复苏带动铝消费增长。这种局面支撑了铝价维持在相对高位。分析师预计,随着
新能源汽车、
光伏等绿色产业的发展,铝需求还将保持增长态势。
俄铝在应对成本压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公司正在西伯利亚地区建设新的水电站,以降低对天然气的依赖。同时,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电解槽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这些举措的效果预计将在未来逐步显现。
库存情况显示,俄铝上半年末铝产品库存较年初有所下降,反映出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特别是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订单增长明显。俄铝正在调整销售策略,加大对亚洲市场的开拓力度,以平衡欧美市场可能存在的政策风险。
原材料供应方面,俄铝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公司在几内亚的
铝土矿项目运营稳定,
氧化铝自给率达到较高水平。这使其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时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不过,物流成本上升成为新的挑战,特别是海运费用居高不下。
从行业竞争格局看,俄铝仍保持全球主要铝生产商地位。其产能规模仅次于中国铝业和美国铝业。在俄罗斯国内市场,俄铝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80%。这种市场地位使其在定价方面拥有一定话语权。
展望下半年,铝价走势仍是影响俄铝业绩的关键因素。目前多数机构预测,铝价将维持高位震荡格局。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可能放缓;另一方面,绿色转型带来的结构性需求增长将持续。俄铝需要更好地平衡成本控制和产能释放,以改善盈利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俄铝正在推进的低碳铝项目进展顺利。利用西伯利亚丰富的水电资源,公司生产的低碳铝产品在欧洲市场获得溢价认可。这一业务板块有望成为未来的利润增长点。
汇率波动对俄铝业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公司主要收入以美元计价,而部分成本以卢布结算,卢布汇率变化会直接影响利润水平。今年上半年卢布相对美元贬值约15%,这对俄铝的财务报表产生了一定影响。
俄铝管理层表示,将继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同时,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以应对成本上升带来的挑战。这些战略调整能否扭转亏损局面,市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