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将对3家多晶硅企业实施专项节能监察,9月11—25日现场核查能耗及设备能效;对不达标企业依法整改,结果将用于绿色工厂评定与节能技改资金分配,预计带动行业淘汰10%以上低效设备,年节电超1亿千瓦时。
一、监察流程:自查—现场—整改“三步闭环”
9月3日—10日:企业对照《多晶硅行业能耗专项监察工作手册》自查,提交《自查报告》;
9月11日—25日:自治区工业节能中心现场核查原始台账、能耗票据、设备铭牌,重点抽查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通用设备;
9月26日—30日:形成监察报告并上报工信厅,对超标企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整改完成后方可享受后续绿色融资与技改补贴。
二、技术要点:能耗限额与设备能效“双达标”
• 单位产品能耗:执行GB 29448-2022《多晶硅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先进值≤60 kWh/kg-Si;
• 通用设备:电机、风机、泵、空压机须达到GB 18613-2022 2级及以上能效;变压器须符合GB 20052-2020节能评价值;
• 现场测算法:采用在线监测+抽样实测,误差控制在±3%,并首次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复核。
三、行业影响:落后产能出清与绿色资金挂钩
据宁夏节能中心测算,3家被监察企业合计年耗电约12亿千瓦时,若全部达到先进值,可年节电1.2亿千瓦时,减排CO₂ 9.6万吨;对仍使用IE3以下电机的企业,将强制列入2026年淘汰名单,并暂停新增项目能评。
四、企业应对:技改清单与金融支持并行
被监察企业已提前启动技改:
• 金晶科技计划将30台IE2电机升级为IE4永磁同步电机,年节电800万千瓦时;
• 协鑫宁夏基地拟投资2000万元更换高效变压器及余热回收系统,预计18个月收回投资;
• 自治区同步推出“节能贷”贴息2个百分点,单个项目最高补贴500万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技改。
五、全国示范:宁夏经验可复制的路径
宁夏多晶硅产能占全国12%,此次专项监察将形成《多晶硅行业能效对标指南》,年底前向内蒙古、四川、青海等主要产区推广,预计带动全国多晶硅行业年节电10亿千瓦时以上,成为“双碳”背景下高载能产业绿色转型的样板。
一场为期三周的专项节能监察,表面看是“查问题”,实质是为宁夏多晶硅产业打开“绿色融资+技改升级”的通道。当能耗限额、设备能效、绿色工厂评定三线并轨,低效产能将加速退出,而技术领先企业则获得更多政策与资金红利。宁夏的实践再次证明:监管不是束缚,而是高载能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起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