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巨头松下(Panasonic)近日宣布,计划在两年内推出一款突破性的高容量电池技术。作为特斯拉的核心供应商,这一创新有望显著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或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据悉,松下正在研发的“无负极(阳极)电池”将在电池制造阶段省去负极(阳极)结构,通过简化电池结构来提高能量密度。该公司表示,该技术预计在2027年实现商业化,届时电池容量或将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松下能源技术负责人渡边祥一郎(Shoichiro Watanabe)在近期演讲中透露了相关细节。
松下称,若研发成功,新型电池的能量密度将比现有产品提升25%。以特斯拉Model Y为例,在电池组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其续航里程可增加近90英里(约145公里)。此外,该技术还能通过缩小电池组尺寸来降低重量和成本,同时保持相同续航表现。
与传统
锂电池不同,松下提出的无负极设计在制造阶段无需预装
负极材料,而是在首次充电时通过内部反应形成锂金属负极。这一创新不仅节省了空间,还能容纳更多正极活性物质(如
镍、
钴、
铝),从而提升整体容量。公司还透露,将同步减少对高价镍材料的依赖,以进一步优化成本。
目前,全球多家电池制造商均在探索无负极技术。松下的进展恰逢特斯拉面临市场竞争压力——数据显示,8月特斯拉在部分市场份额跌至近八年新低,部分原因在于竞品车型的多样化与产品迭代加速。尽管新技术能否直接降低特斯拉整车售价尚未明确,但续航提升或成为其巩固市场地位的重要筹码。
松下未透露具体生产成本细节,但强调这一技术有望兼顾性能与经济效益。业界分析认为,若量产顺利,无负极电池或将成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