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AEM电解水制氢技术迈向商业化,电力储能或成关键突破口

AEM电解水制氢技术迈向商业化,电力储能或成关键突破口

2025-09-22 09:07:35 来源:稳石氢能
182        0
简介:随着全球氢能市场加速发展,AEM(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作为新一代绿氢制备方案,正逐步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尽管市场波动带来挑战,AEM技术已在加氢站和电力储能两大场景中找到适配路径。那么,谁将成为其产业化破局的关键?
随着全球氢能市场加速发展,AEM(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作为新一代绿氢制备方案,正逐步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尽管市场波动带来挑战,AEM技术已在加氢站和电力储能两大场景中找到适配路径。那么,谁将成为其产业化破局的关键?


AEM技术优势显著,但产业化仍需突破

AEM技术被视作低成本、高效率的第三代制氢方案,其采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具备显著的降本潜力。目前,该技术已在制氢效率上完成验证,并进入商用实践阶段,但低成本优势仍未完全释放。
目前,AEM产业化面临的核心挑战是:

规模化应用不足:需更多商业化项目验证技术可靠性;

绿氢市场尚未成熟:依赖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配套;

经济性优化:需提升设备寿命与降低材料成本。

加氢站网络建设加速,但尚难支撑AEM大规模产业化

加氢站作为氢能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近年来获得国家及地方政策大力支持。然而,当前全国加氢站仅400余座,覆盖范围有限,且商业模式仍待探索。氢燃料电池汽车(FCEV)保有量不足,导致加氢站盈利困难,建设进度缓慢,短期内难以形成驱动AEM产业化的规模效应。


电力储能或成AEM破局关键,借力新能源发展实现规模化应用

相比之下,电力储能可能成为AEM技术的加速器。随着我国新能源装机量持续增长(2025年占比45.78%),氢储能因其长时储能、零碳循环等优势,正成为解决新能源波动性的重要方案:

适配AEM技术:AEM电解槽具备秒级响应能力,可快速匹配风光发电波动;

模块化灵活部署:适合分布式能源场景,便于规模化复制;

低成本制氢机遇:利用弃风弃光电力制氢,可大幅降低绿氢生产成本。

专家预测,到2030年,随着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突破25%,氢储能需求将迎来爆发,为AEM技术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若能通过电力系统实现规模化应用,AEM制氢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从而全面释放其商业化潜力。

当前,AEM制氢技术的产业化仍需政策、市场与技术的协同推进。尽管加氢站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电力储能或将成为AEM规模化落地的关键突破口,推动绿氢产业迈向更成熟的商业化阶段。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云南 - 昆明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6日 ~ 28日
河南 - 洛阳
2025年10月15日 ~ 17日
山东 - 烟台
2025年10月24日 ~ 26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