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联合新能源在青岛胶州市站前大道停车场成功建成世界首个通用换电站,标志着行业发展迈入重要里程碑。只用1小时,三名工人便高效完成全套设备安装,充分展现了方案的成熟度和施工的方便。历经七年精心打磨的第五代换电方案开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开启了换电服务的新征程,为新能源产业落地实践树立了标杆。
青岛联合新能源首创的“1155前端换电体系”展现出卓越竞争力,该体系以“车电分离、电池标准化并共享”为核心设计理念。通过1块标准电池的灵活组合,依托1个通用换电站,即可满足5类商用车和5类乘用车的多样化换电需求。这一创新从根本上破解了传统换电方案投资规模大、布设密度低、难以适配多元车型的行业瓶颈。
依托150多项中国专利及多项国际专利的技术支撑,联合新能源有效解决了用户购车成本高、车辆保值率低、电池安全风险等行业痛点。作为核心技术成果,第五代换电方案历经半年严格测试,已全面达到商业运营标准,不仅推动电动汽车续能方式从充电向换电转型,更引领着电池及换电设施标准的统一进程。
在行业层面,该方案有望实现五大引领:推动续能方式向换电转型,统一电池与换电设施标准,构建电池回收梯次利用标准化体系,提升整体经济性,助力中国技术跻身全球标准。对用户而言,车电分离模式显著降低购车成本,换电效率超越加油,彻底告别续航焦虑,专业电池管理提升安全,车辆保值率提高,寿命达油车两倍。
凭借经济性强、占地面积小、布设灵活等优势,联合新能源规划年内在青岛建成300座换电站。目前已完成500余处场地签约,覆盖100多座公交场站、200多座充电站及200多座加油站,一张全域覆盖的换电网络正加速成型。随着电动车替代燃油车进程加快,这一布局将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联合新能源在青岛落成的世界首个通用换电站,标志着公司历经7年研发的第五代换电方案正式迈入商业化阶段。以“1155前端换电体系”为核心,依托150多项专利技术支撑,该方案不仅破解了投资大、布设难、适配窄等行业难题,更通过车电分离模式显著降低用户购车成本、提升车辆保值率和安全性。随着年内300座换电站的加速布局和500多处场地的签约落地,一张高效方便的换电网络正逐步成型,有希望带着续能方式转型、推动标准统一、构建电池循环体系,为中国新能源技术跻身全球标准行列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