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海关总署正式批复同意四川广元开展进口再生铝原料检验监管模式优化试点。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全国首个针对进口再生铝原料的通关便利化改革项目正式落地实施。
地处"南铝北铝"产业带的交汇点,广元市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铝产业基地。最新数据显示,
该市已汇聚超100家铝产业链企业,形成160万吨再生铝、61.5万吨电解铝以及220万吨铝加工的完整产业体系,多项产能指标位居川渝地区首位。
近年来,广元市铝基
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再生铝原料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保障原料供应,当地部分企业开始从海外采购再生铝原料。在此背景下,海关总署、成都海关以及省级相关部门对广元市开展进口再生铝原料检验监管模式创新工作给予了全力支持,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撑,形成了推动试点落地的良好环境。
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进口再生铝原料检验监管模式创新试点工作,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在市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等重要会议上,均对试点申报工作作出专项安排。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多次率队赴上级部门汇报对接,组织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同时,建立由分管市领导牵头的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点问题,形成了多方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充分展现了广元大力推动试点落地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
在传统监管模式下,进口再生铝原料需在入境首站口岸接受全面检疫检验,手续繁琐且周期较长。试点政策实施以来,广元市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可将进口再生铝原料直接运至广元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中心完成检验,实现原料在目的地口岸一站式完成申报、验放和查验全流程,显著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四川广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光华表示,根据前期测算,采用新的口岸检验模式后,再生铝原料在广元属地完成通关检验,预计整体通关时效可提升超50%,单吨产品的码头操作费、清关服务费及其他相关费用将减少300-500元不等。
为保障试点顺利实施,广元市已配备2100平方米的专业查验场地,相关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将大幅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更将助力广元铝产业进一步降本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