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媒体报道,近期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出现了下滑趋势,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汽车制造商的电池订单量。作为韩国三大动力电池制造商的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它们的工厂利用率也因此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
各企业披露的数据显示:LG新能源今年一季度其韩国及其他工厂的平均利用率为 57.4%,同比减少超20个百分点;SK On 一季度其电池业务的平均利用率为 69.5%,同比大幅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
同时,三家企业业绩也出现下降,其中SK On今年一季度亏损从去年四季度的186亿韩元扩大到了3,32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40亿元)
01 三巨头业绩大跌
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气化车辆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合计为705.5GWh,同比增长38.6%。
虽然装机量仍在增长,但这一增速较去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随着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基数不断扩大以及增速放缓,动力电池的增长也不再如此前一般迅猛。
LG新能源预测,今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将放缓,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将增长20%左右,其中包括北美市场的增长预计将保持在30%左右。
韩国现代汽车随后也表示,受需求放缓影响,其2024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速或将低于预期。
在全球市场需求放缓的当下,韩国电池企业的业绩则未能保持高增长态势,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
LG新能源:今年第一季度LG新能源实现营收6.1287万亿韩元,同比下降30%;营业利润1,573亿韩元,环比下降53.5%,同比下降75.2%。
三星SDI:第一季度营业利润2673.8亿韩元,同比下降29%;第一季度净利润2731.3亿韩元,去年同期为3754亿韩元。
SK On:今年第一季度SK集团的营收为18.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6,250亿韩元;SK On 的季度营业亏损3,320亿韩元。
韩国媒体认为,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动力电池需求出现下滑,作为韩国未来重要增长支柱的韩国电池产业已经“亮起了黄灯”。
02 电池业务将要重组?
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相关企业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行业洗牌。
韩国电池企业中,LG新能源计划将其在中国南京的部分工厂生产线转换为ESS LFP,并将于明年下半年开始量产LFP长芯电池。
其还计划于2026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为ESS建造一个17GWh的LFP电池生产设施。
三星SDI则宣布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建设新动力电池工厂,并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同时考虑提高2026年生产的LFP电池中ESS的比例。
SK On 则有消息称, 计划最早于2026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磷酸铁锂电池,且正在与一些主要传统汽车制造商或原始设备制造商进行谈判。
另据韩媒消息,因SK On受电动汽车需求疲软影响面临财务困难,SK集团正考虑出售电池材料子公司以重组其电池业务。
虽然SK集团重组电池业务的消息被否认,但仍旧不可避免的暴露出韩国企业的焦虑。
当前,中国电池企业出海热情高涨,欧盟成为新的投资热土。瑞银分析师评估,2023年至2027年间,中国电池公司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将从30%增至50%,而同期韩国公司的份额将从60%降至40%。
同时,欧盟也在积极扶持本土电池企业,且不断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这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对韩国企业在欧洲的市场份额造成影响。
总之,电动汽车需求的放缓是一个警示信号,表明市场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竞争阶段。相关企业必须做好准备,通过调整生产计划和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只有那些能够灵活应对,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即将到来的行业洗牌中生存并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