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

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

796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乌鲁木齐菲林震源物探钻井有限公司  
2023-12-19 15:03:1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塔架、钻井部、井架升降油缸、支撑杆、支撑座、动力部、液压系统、流体注入机构和卷扬机,塔架的下部铰接在车架上,塔架上设有钻井部,车架与塔架之间设有能驱动塔架转动的井架升降油缸,井架升降油缸下端与车架对应位置铰接在一起,井架升降油缸内设有能向上方伸出的井架活塞杆,井架活塞杆的上端与塔架后侧对应位置铰接在一起,对应井架升降油缸后方位置的车架与塔架之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与车架对应位置铰接在一起,塔架上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杆的上端与支撑座可拆卸固定安装在一起;车架上设有流体注入机构,流体注入机构包括空压机和泥浆泵,空压机的出气口和泥浆泵的出液口均通过管线与钻井部连通;塔架上设有卷扬机,卷扬机上设有能够起吊钻具的起吊装置;动力部的输出端与液压系统的输入端连接,钻井部、井架升降油缸、流体注入机构和卷扬机均与液压系统的输出端连接;

滑移架包括纵向滑架,塔架上设有能沿塔架上下滑动的纵向滑架,钻井部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钻具升降油缸、前定链轮、后定链轮、下定链轮、提升链条、下降链条和链轮组件,链轮组件包括第一动链轮、第二动链轮和轮架,塔架中部设有滑移腔,对应纵向滑架与塔架之间位置的塔架前侧固定安装有钻具升降油缸,钻具升降油缸内设有能向下方伸出的升降活塞杆,升降活塞杆下端固定安装有轮架,轮架上部设有第一动链轮,轮架下部设有第二动链轮,塔架上端前后间隔设有前定链轮和后定链轮,塔架下部固定安装有下定链轮,提升链条的第一端与纵向滑架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提升链条的第二端依次绕过前定链轮上侧、后定链轮上侧和第一动链轮后固定安装在钻具升降油缸下部,下降链条的第一端与纵向滑架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降链条的第二端依次绕过下定链轮和第二动链轮后固定安装在塔架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钻井部包括滑移架、上液压马达、上动力头、下液压马达、下动力头、浮动套、浮动管、钻杆接头、内钻杆、内钻头、套管接头、外套管、套管钻头、第一夹持器、第二夹持器和第三夹持器,塔架上设有能沿塔架滑动的滑移架,滑移架上设有上液压马达、上动力头、下液压马达和下动力头,上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上动力头的输入轴固定安装连接,上动力头上安装有钻杆接头,钻杆接头下端与内钻杆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内钻杆下端与内钻头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浮动管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浮动管下部外侧设有浮动套,浮动管下端外侧设有限位外环台,对应限位外环台上方位置的浮动套上端内侧设有限位内环台,浮动管下端外侧与浮动套上端内侧通过键传动连接在一起,浮动套下端与套装在钻杆接头外侧的套管接头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套管接头下端与套装在内钻杆外侧的外套管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外套管下端与套装在内钻头外侧的套管钻头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内钻头下端位于套管钻头下方;塔架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夹持器、第二夹持器和第三夹持器,第一夹持器、第二夹持器和第三夹持器上均设有夹持器油缸,第二夹持器上设有卸扣油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部和辅助部,行走部包括履带底盘、前侧马达和后侧马达,车架下部固定安装有履带底盘,履带底盘上设有前侧马达和后侧马达;辅助部包括液压支腿、推铲和注水泵,车架下部设有液压支腿,车架后侧铰接有推铲,推铲与车架之间设有能驱动推铲转动的推铲油缸,车架上设有注水泵,注水泵的出水口、空压机的出气口和泥浆泵的出液口均通过管线与钻杆接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动力部包括发动机和分动箱,发动机的输出轴与分动箱的输入端连接;液压系统包括第一变量泵、第二变量泵、第三变量泵、第一齿轮泵和第二齿轮泵,分动箱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变量泵、第一齿轮泵和第二齿轮泵连接,第一变量泵上设有第一液压支路,第一液压支路上连接有前侧马达和上液压马达,第一齿轮泵上设有第二液压支路,第二液压支路上连接有夹持器油缸、卸扣油缸、移动油缸、侧移油缸和注水泵,第二齿轮泵上设有第三液压支路,第三液压支路上连接有井架升降油缸、液压支腿、推铲油缸和卷扬机;分动箱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变量泵连接,第二变量泵上设有第四液压支路,第四液压支路上连接有流体注入机构和钻具升降油缸;分动箱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三变量泵连接,第三变量泵上设有第五液压支路,第五液压支路上连接有后侧马达和下液压马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滑移架还包括安装板、横向滑架、滑轨、高度调节架、侧移油缸和移动油缸,纵向滑架前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前侧设有呈水平方向的滑轨,滑轨右端位于安装板右方,安装板前侧设有能沿滑轨左右移动的横向滑架,侧移油缸的左端与安装板左部固定安装在一起,侧移油缸内设有能向右方伸出的侧移活塞杆,侧移活塞杆的右端与横向滑架右部固定安装在一起;横向滑架前侧上部设有能够沿横向滑架前侧上下移动的高度调节架,横向滑架前侧左右间隔设有两个移动油缸,移动油缸下端分别与横向滑架前侧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移动油缸内设有能向上伸出的移动活塞杆,移动活塞杆上端分别与高度调节架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高度调节架前侧固定安装有上动力头,横向滑架前侧下部固定安装有下动力头;移动油缸和侧移油缸均接入第二液压支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钻具升降油缸接入第四液压支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轮架包括安装壳体、连接筒、上轮轴、下轮轴、左扶正装置和右扶正装置,安装壳体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腔,安装壳体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上端位于其上方的连接筒,连接筒内侧与升降活塞杆下端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安装壳体内侧上下间隔固定安装有上轮轴和下轮轴,上轮轴和下轮轴均呈左右方向布置,上轮轴外侧套装有第一动链轮,对应第一动链轮下方位置的下轮轴外侧套装有第二动链轮;左扶正装置包括左扶正座、左轮轴、左轴承和左滚轮套,轮架左侧中央固定安装有左扶正座,左扶正座左侧中央与左轮轴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左轮轴左端外侧设有左外环槽,左外环槽内设有左轴承,左轴承外侧套装有开口向右的左滚轮套;右扶正装置包括右扶正座、右轮轴、右轴承和右滚轮套,轮架右侧中央固定安装有右扶正座,右扶正座右侧中央与右轮轴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右轮轴右端外侧设有右外环槽,右外环槽内设有右轴承,右轴承外侧套装有开口向左的右滚轮套;对应左滚轮套位置的塔架左部内侧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左扶正槽,左滚轮套位于左扶正槽内,对应右滚轮套位置的塔架右部内侧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右扶正槽,右滚轮套位于右扶正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纵向滑架包括安装侧板、左滑移板、右滑移板、左凸轨道、左前导轮、左后导轮、右凸轨道、右前导轮和右后导轮,塔架左部外侧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左凸轨道,安装侧板后侧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左凸轨道左方的左滑移板,对应左凸轨道前方位置的左滑移板右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左前导轮,对应左凸轨道后方位置的左滑移板右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左后导轮,左前导轮和左后导轮的转轴均呈左右方向,左前导轮的后侧均与左凸轨道前侧对应位置相接触,左后导轮的前侧均与左凸轨道后侧对应位置相接触;对应左凸轨道位置的塔架右部外侧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右凸轨道,安装侧板后侧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右凸轨道右方的右滑移板,对应右凸轨道前方位置的右滑移板左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右前导轮,对应右凸轨道后方位置的右滑移板左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右后导轮,右前导轮和右后导轮的转轴均呈左右方向,右前导轮的后侧均与右凸轨道前侧对应位置相接触,右后导轮的前侧均与右凸轨道后侧对应位置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外套管起吊装置,内外套管起吊装置包括起吊链、起吊定链轮、起吊钩、连接杆、上安装环、第一链条、吊环、抱环、把手、下安装环、第二链条、第三链条、外套管提钩、叉臂和叉体,内钻杆下部外侧左右对称设置卡槽,连接杆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环,上安装环与第一链条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链条的上端与吊环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杆上部左侧与抱环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抱环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套装腔,连接杆下部右侧与把手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杆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安装环,下安装环分别与第二链条的上端和第三链条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链条的下端与外套管提钩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三链条的下端与叉臂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叉臂下端固定安装有能够卡入卡槽的叉体,叉体呈开口向下的凵字形,对应卷扬机前方位置的塔架顶部设有起吊定链轮,起吊链上端与卷扬机安装在一起,起吊链下端绕过定链轮后与起吊钩固定安装在一起,起吊钩下部与吊环安装在一起;或/和,还包括除渣器,除渣器包括除渣筒和排渣管,套管接头上部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内排渣孔,对应内排渣孔位置的套管接头外侧套装有除渣筒,除渣筒上端内侧固定安装上密封环台,上密封环台内侧与套管接头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除渣筒下端内侧固定安装下密封环台,下密封环台内侧与套管接头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除渣筒中部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外排渣孔,对应每个外排渣孔位置的除渣筒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渣管;或/和,浮动管下端外侧与浮动套上端内侧通过花键传动连接在一起;或/和,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上螺母、下螺母、支撑丝杆、支撑板和支撑齿,塔架的下端面左右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设有支撑丝杆,支撑丝杆上部设有下端座于塔架下端面的上螺母,支撑丝杆下部设有上端抵于塔架下端面的下螺母,塔架下方设有支撑板,支撑丝杆下端均与支撑板上端面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支撑齿;或/和,支撑杆包括支撑外筒和支撑内杆,支撑外筒内套装有上端位于其上方的支撑内杆,支撑外筒下端与车架对应位置铰接在一起,支撑内杆上端与支撑座可拆卸固定安装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外套管起吊装置,内外套管起吊装置包括起吊链、起吊定链轮、起吊钩、连接杆、上安装环、第一链条、吊环、抱环、把手、下安装环、第二链条、第三链条、外套管提钩、叉臂和叉体,内钻杆下部外侧左右对称设置卡槽,连接杆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环,上安装环与第一链条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链条的上端与吊环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杆上部左侧与抱环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抱环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套装腔,连接杆下部右侧与把手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杆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安装环,下安装环分别与第二链条的上端和第三链条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链条的下端与外套管提钩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三链条的下端与叉臂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叉臂下端固定安装有能够卡入卡槽的叉体,叉体呈开口向下的凵字形,对应卷扬机前方位置的塔架顶部设有起吊定链轮,起吊链上端与卷扬机安装在一起,起吊链下端绕过定链轮后与起吊钩固定安装在一起,起吊钩下部与吊环安装在一起;或/和,还包括除渣器,除渣器包括除渣筒和排渣管,套管接头上部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内排渣孔,对应内排渣孔位置的套管接头外侧套装有除渣筒,除渣筒上端内侧固定安装上密封环台,上密封环台内侧与套管接头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除渣筒下端内侧固定安装下密封环台,下密封环台内侧与套管接头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除渣筒中部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外排渣孔,对应每个外排渣孔位置的除渣筒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渣管;或/和,浮动管下端外侧与浮动套上端内侧通过花键传动连接在一起;或/和,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上螺母、下螺母、支撑丝杆、支撑板和支撑齿,塔架的下端面左右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设有支撑丝杆,支撑丝杆上部设有下端座于塔架下端面的上螺母,支撑丝杆下部设有上端抵于塔架下端面的下螺母,塔架下方设有支撑板,支撑丝杆下端均与支撑板上端面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支撑齿;或/和,支撑杆包括支撑外筒和支撑内杆,支撑外筒内套装有上端位于其上方的支撑内杆,支撑外筒下端与车架对应位置铰接在一起,支撑内杆上端与支撑座可拆卸固定安装在一起。

说明书: 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钻井机械技术领域,是一种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背景技术[0002] 目前,单动力头钻机在钻进裂隙地层、砾石漂石等复杂地层时,存在井壁不坚固,容易出现塌陷,钻井效率低,故障率高的问题。因此,目前针对这类地形,常常使用双动力头钻机替代单动力头钻机。[0003] 使用双动力头钻机进行钻井作业时,其会受到作业环境的制约,如在矿山中缺少水源时无法向井内注水、山路崎岖坡度较大轮式车载钻机无法进入、直井钻机无法完成斜井钻井作业等问题。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钻机水源不足无法钻井和直井钻机无法完成斜井钻井作业的问题。[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包括车架、塔架、钻井部、井架升降油缸、支撑杆、支撑座、动力部、液压系统、流体注入机构和卷扬机,塔架的下部铰接在车架上,塔架上设有钻井部,车架与塔架之间设有能驱动塔架转动的井架升降油缸,井架升降油缸下端与车架对应位置铰接在一起,井架升降油缸内设有能向上方伸出的井架活塞杆,井架活塞杆的上端与塔架后侧对应位置铰接在一起,对应井架升降油缸后方位置的车架与塔架之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与车架对应位置铰接在一起,塔架上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杆的上端与支撑座可拆卸固定安装在一起;车架上设有流体注入机构,流体注入机构包括空压机和泥浆泵,空压机的出气口和泥浆泵的出液口均通过管线与钻井部连通;塔架上设有卷扬机,卷扬机上设有能够起吊钻具的起吊装置;动力部的输出端与液压系统的输入端连接,钻井部、井架升降油缸、流体注入机构和卷扬机均与液压系统的输出端连接。[0006]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0007] 上述钻井部可包括滑移架、上液压马达、上动力头、下液压马达、下动力头、浮动套、浮动管、钻杆接头、内钻杆、内钻头、套管接头、外套管、套管钻头、第一夹持器、第二夹持器和第三夹持器,塔架上设有能沿塔架滑动的滑移架,滑移架上设有上液压马达、上动力头、下液压马达和下动力头,上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上动力头的输入轴固定安装连接,上动力头上安装有钻杆接头,钻杆接头下端与内钻杆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内钻杆下端与内钻头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浮动管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浮动管下部外侧设有浮动套,浮动管下端外侧设有限位外环台,对应限位外环台上方位置的浮动套上端内侧设有限位内环台,浮动管下端外侧与浮动套上端内侧通过键传动连接在一起,浮动套下端与套装在钻杆接头外侧的套管接头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套管接头下端与套装在内钻杆外侧的外套管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外套管下端与套装在内钻头外侧的套管钻头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内钻头下端位于套管钻头下方;塔架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夹持器、第二夹持器和第三夹持器,第一夹持器、第二夹持器和第三夹持器上均设有夹持器油缸,第二夹持器上设有卸扣油缸。[0008] 上述还可包括行走部和辅助部,行走部包括履带底盘、前侧马达和后侧马达,车架下部固定安装有履带底盘,履带底盘上设有前侧马达和后侧马达;辅助部包括液压支腿、推铲和注水泵,车架下部设有液压支腿,车架后侧铰接有推铲,推铲与车架之间设有能驱动推铲转动的推铲油缸,车架上设有注水泵,注水泵的出水口、空压机的出气口和泥浆泵的出液口均通过管线与钻杆接头连通。[0009] 上述动力部可包括发动机和分动箱,发动机的输出轴与分动箱的输入端连接;液压系统包括第一变量泵、第二变量泵、第三变量泵、第一齿轮泵和第二齿轮泵,分动箱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变量泵、第一齿轮泵和第二齿轮泵连接,第一变量泵上设有第一液压支路,第一液压支路上连接有前侧马达和上液压马达,第一齿轮泵上设有第二液压支路,第二液压支路上连接有夹持器油缸、卸扣油缸、移动油缸、侧移油缸和注水泵,第二齿轮泵上设有第三液压支路,第三液压支路上连接有井架升降油缸、液压支腿、推铲油缸和卷扬机;分动箱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变量泵连接,第二变量泵上设有第四液压支路,第四液压支路上连接有流体注入机构和钻具升降油缸;分动箱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三变量泵连接,第三变量泵上设有第五液压支路,第五液压支路上连接有后侧马达和下液压马达。

[0010] 上述滑移架可包括纵向滑架、安装板、横向滑架、滑轨、高度调节架、侧移油缸和移动油缸,塔架上设有能沿塔架上下滑动的纵向滑架,纵向滑架前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前侧设有呈水平方向的滑轨,滑轨右端位于安装板右方,安装板前侧设有能沿滑轨左右移动的横向滑架,侧移油缸的左端与安装板左部固定安装在一起,侧移油缸内设有能向右方伸出的侧移活塞杆,侧移活塞杆的右端与横向滑架右部固定安装在一起;横向滑架前侧上部设有能够沿横向滑架前侧上下移动的高度调节架,横向滑架前侧左右间隔设有两个移动油缸,移动油缸下端分别与横向滑架前侧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移动油缸内设有能向上伸出的移动活塞杆,移动活塞杆上端分别与高度调节架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高度调节架前侧固定安装有上动力头,横向滑架前侧下部固定安装有下动力头;移动油缸和侧移油缸均接入第二液压支路。[0011] 上述钻井部还可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钻具升降油缸、前定链轮、后定链轮、下定链轮、提升链条、下降链条和链轮组件,链轮组件包括第一动链轮、第二动链轮和轮架,塔架中部设有滑移腔,对应纵向滑架与塔架之间位置的塔架前侧固定安装有钻具升降油缸,钻具升降油缸内设有能向下方伸出的升降活塞杆,升降活塞杆下端固定安装有轮架,轮架上部设有第一动链轮,轮架下部设有第二动链轮,塔架上端前后间隔设有前定链轮和后定链轮,塔架下部固定安装有下定链轮,提升链条的第一端与纵向滑架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提升链条的第二端依次绕过前定链轮上侧、后定链轮上侧和第一动链轮后固定安装在钻具升降油缸下部,下降链条的第一端与纵向滑架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降链条的第二端依次绕过下定链轮和第二动链轮后固定安装在塔架的下端;钻具升降油缸接入第四液压支路。[0012] 上述轮架可包括安装壳体、连接筒、上轮轴、下轮轴、左扶正装置和右扶正装置,安装壳体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腔,安装壳体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上端位于其上方的连接筒,连接筒内侧与升降活塞杆下端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安装壳体内侧上下间隔固定安装有上轮轴和下轮轴,上轮轴和下轮轴均呈左右方向布置,上轮轴外侧套装有第一动链轮,对应第一动链轮下方位置的下轮轴外侧套装有第二动链轮;左扶正装置包括左扶正座、左轮轴、左轴承和左滚轮套,轮架左侧中央固定安装有左扶正座,左扶正座左侧中央与左轮轴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左轮轴左端外侧设有左外环槽,左外环槽内设有左轴承,左轴承外侧套装有开口向右的左滚轮套;右扶正装置包括右扶正座、右轮轴、右轴承和右滚轮套,轮架右侧中央固定安装有右扶正座,右扶正座右侧中央与右轮轴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右轮轴右端外侧设有右外环槽,右外环槽内设有右轴承,右轴承外侧套装有开口向左的右滚轮套;对应左滚轮套位置的塔架左部内侧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左扶正槽,左滚轮套位于左扶正槽内,对应右滚轮套位置的塔架右部内侧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右扶正槽,右滚轮套位于右扶正槽内。[0013] 上述纵向滑架可包括安装侧板、左滑移板、右滑移板、左凸轨道、左前导轮、左后导轮、右凸轨道、右前导轮和右后导轮,塔架左部外侧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左凸轨道,安装侧板后侧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左凸轨道左方的左滑移板,对应左凸轨道前方位置的左滑移板右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左前导轮,对应左凸轨道后方位置的左滑移板右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左后导轮,左前导轮和左后导轮的转轴均呈左右方向,左前导轮的后侧均与左凸轨道前侧对应位置相接触,左后导轮的前侧均与左凸轨道后侧对应位置相接触;对应左凸轨道位置的塔架右部外侧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右凸轨道,安装侧板后侧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右凸轨道右方的右滑移板,对应右凸轨道前方位置的右滑移板左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右前导轮,对应右凸轨道后方位置的右滑移板左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右后导轮,右前导轮和右后导轮的转轴均呈左右方向,右前导轮的后侧均与右凸轨道前侧对应位置相接触,右后导轮的前侧均与右凸轨道后侧对应位置相接触。

[0014] 上述还可包括内外套管起吊装置,内外套管起吊装置包括起吊链、起吊定链轮、起吊钩、连接杆、上安装环、第一链条、吊环、抱环、把手、下安装环、第二链条、第三链条、外套管提钩、叉臂和叉体,内钻杆下部外侧左右对称设置卡槽,连接杆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环,上安装环与第一链条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链条的上端与吊环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杆上部左侧与抱环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抱环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套装腔,连接杆下部右侧与把手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杆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安装环,下安装环分别与第二链条的上端和第三链条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链条的下端与外套管提钩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三链条的下端与叉臂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叉臂下端固定安装有能够卡入卡槽的叉体,叉体呈开口向下的凵字形,对应卷扬机前方位置的塔架顶部设有起吊定链轮,起吊链上端与卷扬机安装在一起,起吊链下端绕过定链轮后与起吊钩固定安装在一起,起吊钩下部与吊环安装在一起。[0015] 上述还可包括除渣器,除渣器包括除渣筒和排渣管,套管接头上部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内排渣孔,对应内排渣孔位置的套管接头外侧套装有除渣筒,除渣筒上端内侧固定安装上密封环台,上密封环台内侧与套管接头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除渣筒下端内侧固定安装下密封环台,下密封环台内侧与套管接头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除渣筒中部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外排渣孔,对应每个外排渣孔位置的除渣筒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渣管。[0016] 上述浮动管下端外侧可与浮动套上端内侧通过花键传动连接在一起。[0017] 上述还可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上螺母、下螺母、支撑丝杆、支撑板和支撑齿,塔架的下端面左右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设有支撑丝杆,支撑丝杆上部设有下端座于塔架下端面的上螺母,支撑丝杆下部设有上端抵于塔架下端面的下螺母,塔架下方设有支撑板,支撑丝杆下端均与支撑板上端面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支撑齿。[0018] 上述支撑杆可包括支撑外筒和支撑内杆,支撑外筒内套装有上端位于其上方的支撑内杆,支撑外筒下端与车架对应位置铰接在一起,支撑内杆上端与支撑座可拆卸固定安装在一起。[0019]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空压机和注水泵,实现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完成钻井;通过设置泥浆泵,实现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完成钻井;通过在第二液压支路接入空压机或泥浆泵,满足气水两用钻井作业;通过设置履带底盘,增强复杂地形的通过能力;通过设置支撑杆,可使塔架呈上后下前状倾斜,实现斜井的钻井作业;通过将套装在一起的浮动套和浮动管之间设置花键,在不影响下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套管接头传动下,实现对外套管上端丝扣和套管接头下端丝扣的保护;通过上定链轮、第一动链轮和提升链条与钻具升降油缸配合,增强了滑移架上行效率;通过下定链轮、第二动链轮和下降链条与钻具升降油缸配合,增强了滑移架下行效率;通过在单活塞的钻具升降油缸内设置单出的升降活塞杆,为升降活塞杆提供更好的提升力;通过使用内外套管起吊器便于将套管钻机井架上的内钻杆和外套管装卸,具有高效、通过性能好和结构简单的特点。附图说明[0020]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0021] 附图2为附图1在直井钻井作业下的左视缩小结构示意图。[0022] 附图3为附图1在斜井钻井作业下的左视缩小结构示意图。[0023] 附图4为附图1中升降机构的结构原理图。[0024] 附图5为附图1中链轮组件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0025] 附图6为附图1中支撑组件的主视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0026] 附图7为附图1中内外套管起吊装置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0027] 附图8为附图1中浮动套和浮动管安装在一起的主视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0028] 附图9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0029]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塔架,2为上液压马达,3为上动力头,4为下液压马达,5为下动力头,6为浮动套,7为浮动管,8为履带底盘,9为井架升降油缸,10为限位外环台,11为限位内环台,12为纵向滑架,13为安装板,14为横向滑架,15为侧移油缸,16为钻具升降油缸,17为前定链轮,18为下定链轮,19为提升链条,20为下降链条,21为第一动链轮,22为第二动链轮,23为安装壳体,24为连接筒,25为上轮轴,26为下轮轴,27为左扶正座,28为左轮轴,29为左轴承,30为左滚轮套,31为高度调节架,32为移动油缸,33为左凸轨道,34为除渣筒,35为排渣管,36为卷扬机,37为液压支腿,38为第一夹持器,39为第二夹持器,40为第三夹持器,41为钻杆接头,42为内钻杆,43为内钻头,44为套管接头,45为外套管,46为套管钻头,47为发动机,48为分动箱,49为第一变量泵,50为第二变量泵,51为第三变量泵,52为第一齿轮泵,53为第二齿轮泵,54为第一液压支路,55为第二液压支路,56为第三液压支路,57为第四液压支路,58为第五液压支路,59为流体注入机构,60为夹持器油缸,61为卸扣油缸,62为支撑杆,63为支撑座,64为推铲,65为推铲油缸,66为上螺母,67为下螺母,68为支撑丝杆,69为支撑板,70为支撑齿,71为注水泵,72为前侧马达,73为后侧马达,74为连接杆,75为上安装环,76为第一链条,77为吊环,78为抱环,79为把手,80为下安装环,81为第二链条,82为第三链条,83为外套管提钩,84为叉臂,85为叉体,86为起吊链,87为起吊定链轮,88为起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0030]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0031]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0032]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0033] 如附图1、2、3、4、5、6、7、8、9所示,该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包括车架、塔架1、钻井部、井架升降油缸9、支撑杆62、支撑座63、动力部、液压系统、流体注入机构59和卷扬机36,塔架1的下部铰接在车架上,塔架1上设有钻井部,车架与塔架1之间设有能驱动塔架1转动的井架升降油缸9,井架升降油缸9下端与车架对应位置铰接在一起,井架升降油缸9内设有能向上方伸出的井架活塞杆,井架活塞杆的上端与塔架1后侧对应位置铰接在一起,对应井架升降油缸9后方位置的车架与塔架1之间设有支撑杆62,支撑杆62下端与车架对应位置铰接在一起,塔架1上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63,支撑杆62的上端与支撑座63可拆卸固定安装在一起;车架上设有流体注入机构59,流体注入机构59包括空压机和泥浆泵,空压机的出气口和泥浆泵的出液口均通过管线与钻井部连通;塔架1上设有卷扬机36,卷扬机36上设有能够起吊钻具的起吊装置;动力部的输出端与液压系统的输入端连接,钻井部、井架升降油缸9、流体注入机构59和卷扬机36均与液压系统的输出端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空压机,实现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压缩空气将井内钻屑排出,完成钻井;通过设置泥浆泵,实现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通过液体将井内钻屑排出,完成钻井;通过设置支撑杆62,可使塔架1呈上后下前状倾斜,实现斜井的钻井作业。

[0034]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0035] 如附图1、2、3、4、5、6、7、8、9所示,钻井部包括滑移架、上液压马达2、上动力头3、下液压马达4、下动力头5、浮动套6、浮动管7、钻杆接头41、内钻杆42、内钻头43、套管接头44、外套管45、套管钻头46、第一夹持器38、第二夹持器39和第三夹持器40,塔架1上设有能沿塔架1滑动的滑移架,滑移架上设有上液压马达2、上动力头3、下液压马达4和下动力头5,上液压马达2的输出轴与上动力头3的输入轴固定安装连接,上动力头3上安装有钻杆接头41,钻杆接头41下端与内钻杆42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内钻杆42下端与内钻头43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液压马达4的输出轴与浮动管7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浮动管7下部外侧设有浮动套6,浮动管7下端外侧设有限位外环台10,对应限位外环台10上方位置的浮动套6上端内侧设有限位内环台11,浮动管7下端外侧与浮动套6上端内侧通过键传动连接在一起,浮动套6下端与套装在钻杆接头41外侧的套管接头44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套管接头44下端与套装在内钻杆42外侧的外套管45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外套管45下端与套装在内钻头43外侧的套管钻头46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内钻头43下端位于套管钻头46下方;塔架1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夹持器38、第二夹持器39和第三夹持器40,第一夹持器38、第二夹持器39和第三夹持器40上均设有夹持器油缸60,第二夹持器39上设有卸扣油缸61。

[0036] 根据需求,上液压马达2为摆线马达,其型号可为J6K390;下液压马达4采用两台摆线马达,其型号可为BM1250。在使用本发明进行钻井作业时,需不断向井内下放套装在一起的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因此需要不断地拆卸钻杆接头41与内钻杆42之间的螺纹以及套管接头44和外套管45之间的螺纹,并不断的装入并下放套装在一起的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在钻井过程中,井下阻力和拉力很大,通过设置键连接的浮动套6和浮动管7,使浮动套6与浮动管7之间具有上下浮动的空间,避免外钻具直接与下动力头5连接,遇到井下阻力和拉力大的情况下,损坏外钻具与下动力头5之间的连接丝扣;另外,在不断的装入并下放套装在一起的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时,需要下放下动力头5使套管接头44下端丝扣与外套管45上端丝扣对齐,对扣过程中,由于浮动套6与浮动管7之间具有上下浮动的空间,从而防止套管接头44下端与外套管45上端直接碰击,损坏套管接头44与外套管45之间的连接丝扣;通过将套装在一起的浮动套6和浮动管7之间采用键连接,在不影响下液压马达4的输出轴与套管接头44传动下,实现对外套管45上端丝扣和套管接头44下端丝扣的保护;通过设置第一夹持器38、第二夹持器39和第三夹持器40,便于不断的安装并拆卸套装在一起的内钻杆

42和外套管45。

[0037] 如附图1、2、3、4、5、6、7、8、9所示,还包括行走部和辅助部,行走部包括履带底盘8、前侧马达72和后侧马达73,车架下部固定安装有履带底盘8,履带底盘8上设有前侧马达72和后侧马达73;辅助部包括液压支腿37、推铲64和注水泵71,车架下部设有液压支腿37,车架后侧铰接有推铲64,推铲64与车架之间设有能驱动推铲64转动的推铲油缸65,车架上设有注水泵71,注水泵71的出水口、空压机的出气口和泥浆泵的出液口均通过管线与钻杆接头41连通。[0038]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履带底盘8,增强复杂地形的通过能力;通过设置液压支腿37,在底盘与地面之间起到支撑作用;通过设置注水泵71,使得在使用空压机时,内钻头43在钻井过程中,向钻杆接头41、内钻杆42和内钻头43内注入少量的水,不仅能起到降温和润滑的作用,能够方便将井内沙、土和泥等钻井渣排出,并且还能够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配合空压机完成钻机作业,避免使用泥浆泵时需要持续大量的向钻杆接头41、内钻杆42和内钻头43内注水。

[0039] 如附图1、2、3、4、5、6、7、8、9所示,动力部包括发动机47和分动箱48,发动机47的输出轴与分动箱48的输入端连接;液压系统包括第一变量泵49、第二变量泵50、第三变量泵51、第一齿轮泵52和第二齿轮泵53,分动箱48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变量泵49、第一齿轮泵52和第二齿轮泵53连接,第一变量泵49上设有第一液压支路54,第一液压支路54上连接有前侧马达72和上液压马达2,第一齿轮泵52上设有第二液压支路55,第二液压支路55上连接有夹持器油缸60、卸扣油缸61、移动油缸32、侧移油缸15和注水泵71,第二齿轮泵53上设有第三液压支路56,第三液压支路56上连接有井架升降油缸9、液压支腿37、推铲油缸65和卷扬机36;分动箱48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变量泵50连接,第二变量泵50上设有第四液压支路57,第四液压支路57上连接有流体注入机构59和钻具升降油缸16;分动箱48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三变量泵51连接,第三变量泵51上设有第五液压支路58,第五液压支路58上连接有后侧马达73和下液压马达4。

[0040] 根据需求,第一变量泵49和第二变量泵50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其型号可为DANFOSS45E90;第三变量泵51可为现有公知技术,其型号可为DANFOSS100BL.LS;第一齿轮泵52和第二齿轮泵53为现有公知的双联齿轮泵,其型号可为CBT25:25;发动机47为现有公知的技术,其型号可为315马力康明斯发动机47;分动箱48为现有公知的技术,其型号可为意大利300kW分动箱48。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动力传动系统与液压系统配合,使本发明采用全液压结构,各个执行部件均由液压驱动,大大简化了相互间的传动机构,使得本发明结构更加紧凑,使用时操作更加方便以及使用更加稳定可靠。[0041] 如附图1、2、3、4、5、6、7、8、9所示,滑移架包括纵向滑架12、安装板13、横向滑架14、滑轨、高度调节架31、侧移油缸15和移动油缸32,塔架1上设有能沿塔架1上下滑动的纵向滑架12,纵向滑架12前侧设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前侧设有呈水平方向的滑轨,滑轨右端位于安装板13右方,安装板13前侧设有能沿滑轨左右移动的横向滑架14,侧移油缸15的左端与安装板13左部固定安装在一起,侧移油缸15内设有能向右方伸出的侧移活塞杆,侧移活塞杆的右端与横向滑架14右部固定安装在一起;横向滑架14前侧上部设有能够沿横向滑架14前侧上下移动的高度调节架31,横向滑架14前侧左右间隔设有两个移动油缸32,移动油缸32下端分别与横向滑架14前侧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移动油缸32内设有能向上伸出的移动活塞杆,移动活塞杆上端分别与高度调节架31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高度调节架31前侧固定安装有上动力头3,横向滑架14前侧下部固定安装有下动力头5;移动油缸32和侧移油缸

15均接入第二液压支路55。

[0042] 根据需求,高度调节架31与横向滑架14之间可设有现有公知的限位导轨,由此保证高度调节架31能够沿横向滑架14前侧上下移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移动油缸32使高度调节架31能够沿横向滑架14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调整上动力头3与下动力头5之间的距离,如在需要调整内钻具下端露出外钻具的长度时;通过侧移油缸15能够使横向滑架14相对安装板13向右移动,由此使上动力头3、下动力头5、钻杆接头41和套管接头44与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的位置错开,由此便于内钻头43和套管钻头46在钻井过程中,不断的安装并下放套装在一起的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0043] 如附图1、2、3、4、5、6、7、8、9所示,钻井部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钻具升降油缸16、前定链轮17、后定链轮、下定链轮18、提升链条19、下降链条20和链轮组件,链轮组件包括第一动链轮21、第二动链轮22和轮架,塔架1中部设有滑移腔,对应纵向滑架12与塔架1之间位置的塔架1前侧固定安装有钻具升降油缸16,钻具升降油缸16内设有能向下方伸出的升降活塞杆,升降活塞杆下端固定安装有轮架,轮架上部设有第一动链轮21,轮架下部设有第二动链轮22,塔架1上端前后间隔设有前定链轮17和后定链轮,塔架1下部固定安装有下定链轮18,提升链条19的第一端与纵向滑架12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提升链条19的第二端依次绕过前定链轮17上侧、后定链轮上侧和第一动链轮21后固定安装在钻具升降油缸16下部,下降链条20的第一端与纵向滑架12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降链条20的第二端依次绕过下定链轮18和第二动链轮22后固定安装在塔架1的下端;钻具升降油缸16接入第四液压支路57。

[0044] 在使用过程中,当升降活塞杆从钻具升降油缸16内向下伸出的距离为a时,升降活塞杆将轮架向下推动的距离也为a,此时在第一动链轮21的作用下,提升链条19将滑移架上提的距离为2a,形成倍数运动,增强了滑移架上行效率;同理,当伸出钻具升降油缸16的升降活塞杆收回升降油缸中的距离为b时,升降活塞杆将轮架向上拉动的距离也为b,此时在第二动链轮22的作用下,下降链条20将滑移架下放的距离为2b,形成倍数运动,增强了滑移架下行效率;通过使用单活塞单出的钻具升降油缸16,使本发明具有更好的提升力;通过在轮架内安装第一动链轮21和第二动链轮22,使链轮组件本体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可靠;通过上定链轮、下定链轮18、第一动链轮21和第二动链轮22,四个链轮就能满足滑移架的高效率的提升和下降,使本发明具有高效、稳定和结构简单的特点。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在不影响本发明提升力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两个小尺寸的前定链轮17和后定链轮,使本发明结构更加紧凑和稳定,避免使用单独的一个大尺寸链轮占用塔架1顶部的安装空间。[0045] 如附图1、2、3、4、5、6、7、8、9所示,轮架包括安装壳体23、连接筒24、上轮轴25、下轮轴26、左扶正装置和右扶正装置,安装壳体23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腔,安装壳体23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上端位于其上方的连接筒24,连接筒24内侧与升降活塞杆下端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安装壳体23内侧上下间隔固定安装有上轮轴25和下轮轴26,上轮轴25和下轮轴26均呈左右方向布置,上轮轴25外侧套装有第一动链轮21,对应第一动链轮21下方位置的下轮轴26外侧套装有第二动链轮22;左扶正装置包括左扶正座27、左轮轴28、左轴承29和左滚轮套30,轮架左侧中央固定安装有左扶正座27,左扶正座27左侧中央与左轮轴28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左轮轴28左端外侧设有左外环槽,左外环槽内设有左轴承29,左轴承29外侧套装有开口向右的左滚轮套30;右扶正装置包括右扶正座、右轮轴、右轴承和右滚轮套,轮架右侧中央固定安装有右扶正座,右扶正座右侧中央与右轮轴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右轮轴右端外侧设有右外环槽,右外环槽内设有右轴承,右轴承外侧套装有开口向左的右滚轮套;对应左滚轮套30位置的塔架1左部内侧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左扶正槽,左滚轮套30位于左扶正槽内,对应右滚轮套位置的塔架1右部内侧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右扶正槽,右滚轮套位于右扶正槽内。

[0046] 根据需求,第一动链轮21与上轮轴25之间可设有现有公知的轴承;第二动链轮22与下轮轴26之间可设有现有公知的轴承;另外,安装壳体23可为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安装板13,两个安装板13之间形成安装腔,由此便于上轮轴25和下轮轴26转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轮架与升降活塞杆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并且能够使轮架整体更加紧凑和可靠,第一动链轮21和第二动链轮22均能在轮架内转动;另外,通过设置左扶正装置和右扶正装置,能够防止钻具升降油缸16带动轮架在塔架1内上下移动时发生偏移。[0047] 如附图1、2、3、4、5、6、7、8、9所示,纵向滑架12包括安装侧板、左滑移板、右滑移板、左凸轨道33、左前导轮、左后导轮、右凸轨道、右前导轮和右后导轮,塔架1左部外侧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左凸轨道33,安装侧板后侧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左凸轨道33左方的左滑移板,对应左凸轨道33前方位置的左滑移板右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左前导轮,对应左凸轨道33后方位置的左滑移板右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左后导轮,左前导轮和左后导轮的转轴均呈左右方向,左前导轮的后侧均与左凸轨道33前侧对应位置相接触,左后导轮的前侧均与左凸轨道33后侧对应位置相接触;对应左凸轨道33位置的塔架1右部外侧设有呈竖直方向布置的右凸轨道,安装侧板后侧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右凸轨道右方的右滑移板,对应右凸轨道前方位置的右滑移板左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右前导轮,对应右凸轨道后方位置的右滑移板左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右后导轮,右前导轮和右后导轮的转轴均呈左右方向,右前导轮的后侧均与右凸轨道前侧对应位置相接触,右后导轮的前侧均与右凸轨道后侧对应位置相接触。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可减小纵向滑架12相对于塔架1上下移动时的摩擦力。[0048] 如附图1、2、3、4、5、6、7、8、9所示,还包括内外套管45起吊装置,内外套管45起吊装置包括起吊链86、起吊定链轮87、起吊钩88、连接杆74、上安装环75、第一链条76、吊环77、抱环78、把手79、下安装环80、第二链条81、第三链条82、外套管提钩83、叉臂84和叉体85,内钻杆42下部外侧左右对称设置卡槽,连接杆74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环75,上安装环75与第一链条76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链条76的上端与吊环77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杆74上部左侧与抱环78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抱环78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套装腔,连接杆74下部右侧与把手79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杆74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安装环80,下安装环80分别与第二链条81的上端和第三链条82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链条81的下端与外套管提钩83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三链条82的下端与叉臂84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叉臂84下端固定安装有能够卡入卡槽的叉体85,叉体85呈开口向下的凵字形,对应卷扬机36前方位置的塔架1顶部设有起吊定链轮87,起吊链86上端与卷扬机36安装在一起,起吊链86下端绕过定链轮后与起吊钩88固定安装在一起,起吊钩88下部与吊环77安装在一起。根据需求,第二链条81的长度小于第三链条82,由此便于外套管提钩83勾住外套管45下端内侧,以及叉体85卡入卡槽。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抱环78套装在外套管45上部外侧,然后外套管提钩83勾住外套管45下端内侧,接着叉体85卡入内钻杆42的卡槽,最后将起吊钩88勾住吊环77,由此便于本发明进行钻井作业使起吊并安装需要下放的套装在一起的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

[0049] 如附图1、2、3、4、5、6、7、8、9所示,还包括除渣器,除渣器包括除渣筒34和排渣管35,套管接头44上部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内排渣孔,对应内排渣孔位置的套管接头44外侧套装有除渣筒34,除渣筒34上端内侧固定安装上密封环台,上密封环台内侧与套管接头44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除渣筒34下端内侧固定安装下密封环台,下密封环台内侧与套管接头44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除渣筒34中部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外排渣孔,对应每个外排渣孔位置的除渣筒34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渣管35。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内排渣孔,使钻杆接头41与套管接头44之间、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之间、内钻头43和套管钻头46之间的环空腔均与除渣筒34连通,便于内钻头43在钻井过程中,环空腔内的沙、土和泥等钻井渣从排渣管35排出。

[0050] 如附图1、2、3、4、5、6、7、8、9所示,浮动管7下端外侧与浮动套6上端内侧通过花键传动连接在一起。在使用过程,通过设置花键使浮动管7与浮动套6之间传递扭矩时更加稳定可靠。[0051] 如附图1、2、3、4、5、6、7、8、9所示,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上螺母66、下螺母67、支撑丝杆68、支撑板69和支撑齿70,塔架1的下端面左右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设有支撑丝杆68,支撑丝杆68上部设有下端座于塔架1下端面的上螺母66,支撑丝杆68下部设有上端抵于塔架1下端面的下螺母67,塔架1下方设有支撑板69,支撑丝杆68下端均与支撑板69上端面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支撑板69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支撑齿70。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支撑组件,使本发明进行直井钻井作业时更加稳定可靠。

[0052] 如附图1、2、3、4、5、6、7、8、9所示,支撑杆62包括支撑外筒和支撑内杆,支撑外筒内套装有上端位于其上方的支撑内杆,支撑外筒下端与车架对应位置铰接在一起,支撑内杆上端与支撑座63可拆卸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满足塔架1与车架不同倾斜角度的支撑。[0053]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0054] 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中:[0055] 当进行直井钻井时,需要进行钻井作业、下放套装在一起的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从井内抽出内钻杆42和从井内抽出外套管45。[0056] 一、当需要开始钻井作业时:[0057] (1)当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到达指定井位后,开始进行钻井作业:[0058] (2)启动井架升降油缸9使塔架1竖起锁定,用水平尺找到垂直位置,使塔架1与地面垂直;[0059] (3)启动移动油缸32调整内钻头43位置,使内钻头43下端位于套管钻头46下方,此时套装在一起的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为第一组;[0060] (4)启动上动力头3使内钻头43顺时针旋转,启动下动力头5使套管钻头46逆时针旋转,开动泥浆泵使液体喷出内钻头43,开始加压钻井。[0061] 二、当需要下放套装在一起的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时:[0062] (1)第一组套装在一起的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下部随内钻头43和套管钻头46进入地层后,用第三夹持器40卡住第一组外套管45上部,用第二夹持器39卡住套管接头44;[0063] (2)启动卸扣油缸61卸扣后,启动下动力头5顺时针旋转完成第一组外套管45与套管接头44的拆卸;[0064] (3)启动钻具升降油缸16上提纵向滑架12及套管接头44,使钻杆接头41露出,用第一夹持器38卡住钻杆接头41,用第二夹持器39卡住第一组内钻杆42;[0065] (4)启动卸扣油缸61卸扣后,启动上动力头3逆时针旋转完成第一组内钻杆42与钻杆接头41的拆卸;[0066] (5)启动钻具升降油缸16上提纵向滑架12、套管接头44和钻杆接头41,使套管接头44与第一组外套管45之间的距离大于外套管45的长度,启动侧移油缸15,使横向滑架14移动至第一组外套管45右部上方;

[0067] (6)将第二组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套装在一起,使第二组内钻杆42下部设置的卡槽位于第二组外套管45下方,将抱环78套装在第二组外套管45上部外侧,外套管提钩83勾住第二组外套管45下端内侧,叉体85卡入第二组内钻杆42的卡槽;[0068] (7)将起吊钩88勾住吊环77,工作人员手扶把手79,启动卷扬机36上提第二组套装在一起的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至第一组外套管45上方,使第一组内钻杆42上端丝扣与第二组内钻杆42下端丝扣对齐后,手扶第二组外套管45抽出叉体85,再使第一组外套管45上端丝扣与第二组外套管45下端丝扣对齐;[0069] (8)启动侧移油缸15,使横向滑架14移动至第二组外套管45正上方,启动钻具升降油缸16下放纵向滑架12,使第二组内钻杆42上端丝扣与钻杆接头41下端丝扣对齐,使第二组外套管45上端丝扣与套管接头44下端丝扣对齐;[0070] (9)启动上动力头3顺时针旋转,依次完成钻杆接头41与第二组内钻杆42之间安装,以及第二组内钻杆42与第一组内钻杆42之间的安装;[0071] (10)启动下动力头5逆时针旋转,依次完成套管接头44与第二组外套管45之间安装,以及第二组外套管45与第一组外套管45之间的安装;[0072] (11)上动力头3保持顺时针旋转,下动力头5保持逆时针旋转,并且启动钻具升降油缸16均速下放纵向滑架12,使第二组套装在一起的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下部随内钻头43和套管钻头46进入地层后;[0073] (12)重复上述步骤(1)至(11),下放多组套装在一起的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直至内钻头43和套管钻头46钻至目的层。[0074] 三、当需要从井内抽出内钻杆42时:[0075] (1)内钻头43和套管钻头46钻至目的层后,用第三夹持器40卡住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上部,用第二夹持器39卡住套管接头44;[0076] (2)启动卸扣油缸61卸扣后,启动下动力头5顺时针旋转完成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与套管接头44的拆卸;[0077] (3)启动钻具升降油缸16上提纵向滑架12、套管接头44、钻杆接头41和倒数第一组内钻杆42,使倒数第二组内钻杆42上部露出,用第一夹持器38卡住倒数第一组内钻杆42下端,用第二夹持器39卡住倒数第二组内钻杆42上端;[0078] (4)启动卸扣油缸61卸扣后,启动上动力头3逆时针旋转,先完成倒数第一组内钻杆42与倒数第二组内钻杆42的拆卸,随后完成钻杆接头41与倒数第一组内钻杆42的拆卸;[0079] (5)停止上动力头3,手扶倒数第一组内钻杆42,使第一夹持器38不再卡紧倒数第一组内钻杆42,取下倒数第一组内钻杆42;[0080] (6)启动钻具升降油缸16下放纵向滑架12,使倒数第二组内钻杆42上端丝扣与钻杆接头41下端丝扣对齐,启动上动力头3顺时针旋转,完成钻杆接头41与倒数第二组内钻杆42之间安装;

[0081] (7)启动钻具升降油缸16上提纵向滑架12、套管接头44、钻杆接头41和倒数第二组内钻杆42,使倒数第三组内钻杆42上部露出,用第一夹持器38卡住倒数第二组内钻杆42下端,用第二夹持器39卡住倒数第三组内钻杆42上端;[0082] (8)重复上述步骤(3)至(7),直至第一组内钻杆42取出,此时可向井内下花管对井下灭火,或下入其他管材,完成相应的功能。[0083] 四、当需要从井内抽出外套管45时:[0084] (1)用第三夹持器40卡住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上部,用第二夹持器39卡住套管接头44;[0085] (2)启动钻具升降油缸16下放纵向滑架12,使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上端丝扣与套管接头44下端丝扣对齐,启动下动力头5逆时针旋转,完成套管接头44与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之间安装;

[0086] (3)启动钻具升降油缸16上提纵向滑架12、套管接头44、钻杆接头41和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使倒数第二组外套管45上部露出,用第一夹持器38卡住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下端,用第二夹持器39卡住倒数第二组外套管45上端;[0087] (4)启动卸扣油缸61卸扣后,启动下动力头5顺时针旋转,先完成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与倒数第二组外套管45的拆卸,随后完成套管接头44与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的拆卸;[0088] (5)停止上动力头3,手扶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将抱环78套装在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上部外侧,外套管提钩83勾住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下端内侧,使第一夹持器38不再卡紧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启动卷扬机36,取下倒数第一组外套管45;[0089] (6)重复上述步骤(2)至(5),直至第一组外套管45取出。[0090] 根据需求,使内钻头43下端伸出套管钻头46下方60mm;另外,空压机需泥浆泵不同时使用,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即接入第四液压支路57进行使用,使用空压机时,需根据井内情况开启注水泵71,使水依次进入钻杆接头41和内钻杆42后从内钻头43下端喷出,由此达到和泥浆泵泵入的液体同样的效果,即冷却和润滑,因为注水泵71注水只是辅助作用,所以其用水量远远低于泥浆泵,因此能在水源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钻井作业。[0091] 在钻井过程中,套管钻头46和内钻头43形成切削旋向相反的工法状态,粉碎岩石保护井壁,内钻头43内喷出的液体(气体)将井内钻屑从内钻杆42和外套管45之间的环空腔携带到除渣筒34内并从排渣管35排出。[0092] 当进行斜井钻井时:本发明到达指定井位后,将套管接头44、外套管45和套管钻头46拆除,只使用上动力头3、钻杆接头41、内钻杆42和内钻头43进行钻井作业,启动井架升降油缸9使塔架1竖起呈倾斜状,调整好塔架1倾斜角度后通过支撑杆62上端与支撑座63固定并锁定,使塔架1下端顶住地面,通过第一夹持器38、第二夹持器39和第三夹持器40内设置现有公知的扶正套对内钻头43夹持扶正,启动上动力头3使内钻头43顺时针旋转,开动泥浆泵(空压机)使液体(气体)喷出内钻头43,开始加压钻井。



声明:
“全液压气水两用多功能履带钻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履带钻机 钻机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五届中国浮选大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