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

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

417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高邮市鑫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4-01-10 13:23:4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保护套(2),保护套(2)的外壁面套接有可在保护套(2)上下滑动的调节板(3),调节板(3)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钻孔机(4),保护套(2)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壳(5),所述保护套(2)内活动安装有可在保护套(2)内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调节柱(6),调节柱(6)的外壁面开设有调节槽(7),调节槽(7)为螺纹槽,保护套(2)的后端侧壁面开设有滑动槽(8),滑动槽(8)为自上而下的矩形槽,所述调节板(3)对应滑动槽(8)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联动杆(9),联动杆(9)贯穿滑动槽(8)并延伸至调节槽(7)内,所述操作壳(5)的底端面镂空,调节柱(6)的顶端面延伸至操作壳(5)内并固定安装有卡齿(10),卡齿(10)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贯穿卡齿(10)顶端面的把手(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壳(5)的内部对应滑动槽(8)上方的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的外壁面套接有卡块(13),卡块(13)远离第一转轴(12)的一端延伸至卡齿(10)的齿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卡块(13)相互远离的端面与操作壳(5)的内壁面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壳(5)的顶端面对应两组卡块(13)之间的位置活动安装有可绕自身旋转的调节转轴(15),调节转轴(15)外壁面对应两组卡块(13)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挤压块(16),所述挤压块(16)为偏斜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16)的前端面为平面,当挤压块(16)的前端面平面与卡块(13)贴合时,挤压块(16)与复位弹簧(14)的与卡块(13)在水平投影上垂直。

说明书: 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手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背景技术[0002] 台钻即为台式钻床,是一种体积小巧,操作简便,通常安装在专用工作台上使用的小型钻孔加工机床,主要用于各种材料工件的钻孔、扩孔、攻丝等作业。[0003] 现有的台钻直接通过升降手轮与主轴的螺纹作用,进行调节钻孔机构的高度,由于主轴暴露在外,在台钻对工件进行钻孔时,产生的碎屑容易飞溅到主轴的螺纹内,在下次转动升降手轮进行调节时,容易导致升降手轮与主轴卡住。[0004]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保护套,保护套的外壁面套接有可在保护套上上下滑动的调节板,调节板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钻孔机,保护套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壳,所述保护套内活动安装有可在保护套内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调节柱,调节柱的外壁面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为螺纹槽,保护套的后端侧壁面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为自上而下的矩形槽,所述调节板对应滑动槽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联动杆,联动杆贯穿滑动槽并延伸至调节槽内,所述操作壳的底端面镂空,调节柱的顶端面延伸至操作壳内并固定安装有卡齿,卡齿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贯穿卡齿顶端面的把手。[0007]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壳的内部对应滑动槽上方的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壁面套接有卡块,卡块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卡齿的齿槽内。[0008] 作为优选,两组卡块相互远离的端面与操作壳的内壁面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0009]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壳的顶端面对应两组卡块之间的位置活动安装有可绕自身旋转的调节转轴,调节转轴外壁面对应两组卡块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为偏斜轮。[0010]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块的前端面为平面,当挤压块的前端面平面与卡块贴合时,挤压块与复位弹簧的与卡块在水平投影上垂直。[0011] 有益效果[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0013] (1)、该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通过旋转把手,带动在操作壳内的调节柱和卡齿旋转,从而使联动杆在滑动槽和调节槽的限位引导下上下滑动,进一步带动调节板上下滑动,因滑动槽开设在保护套后方远离钻孔机,从而使钻孔机在工作时溅起的碎屑不会进入保护套内,保护了保护套的正常运转,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0014] (2)、该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当挤压块向一侧卡块旋转时,带动卡块挤压复位弹簧,使该侧的卡块脱离卡齿,此时旋转卡齿,卡齿可实现正向旋转反向逆止的效果,从而在调节调节板时,不会因为调节板和钻孔机自身的重量发生过调整现象,更好操控。附图说明[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0016]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的能涵盖的范围内。[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拆分图;[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壳内部结构示意图。[0020] 图例说明:[0021] 1、底座;2、保护套;3、调节板;4、钻孔机;5、操作壳;6、调节柱;7、调节槽;8、滑动槽;9、联动杆;10、卡齿;11、把手;12、第一转轴;13、卡块;14、复位弹簧;15、调节转轴;16、挤压块。具体实施方式[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3] 实施例:一种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保护套2,保护套2的外壁面套接有可在保护套2上下滑动的调节板3,调节板3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钻孔机4,保护套2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壳5,所述保护套2内活动安装有可在保护套2内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调节柱6,调节柱6的外壁面开设有调节槽7,调节槽7为螺纹槽,保护套2的后端侧壁面开设有滑动槽8,滑动槽8为自上而下的矩形槽,所述调节板3对应滑动槽8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联动杆9,联动杆9贯穿滑动槽8并延伸至调节槽7内,所述操作壳5的底端面镂空,调节柱6的顶端面延伸至操作壳5内并固定安装有卡齿10,卡齿10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贯穿卡齿10顶端面的把手11,通过旋转把手11,带动在操作壳5内的调节柱6和卡齿10旋转,从而使联动杆9在滑动槽8和调节槽7的限位引导下上下滑动,进一步带动调节板3上下滑动,因滑动槽8开设在保护套2后方远离钻孔机4,从而使钻孔机4在工作时溅起的碎屑不会进入保护套2内,保护了保护套2的正常运转,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0024] 所述操作壳5的内部对应滑动槽8上方的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的外壁面套接有卡块13,卡块13远离第一转轴12的一端延伸至卡齿10的齿槽内,当卡块13处于卡齿10的齿槽内时,卡齿10无法转动。[0025] 两组卡块13相互远离的端面与操作壳5的内壁面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4,复位弹簧14的弹力使卡块13总保持在卡齿10的齿槽内,使卡齿10保持静止,从而使钻孔机4在工作时更稳定。[0026] 所述操作壳5的顶端面对应两组卡块13之间的位置活动安装有可绕自身旋转的调节转轴15,调节转轴15外壁面对应两组卡块13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挤压块16,所述挤压块16为偏斜轮,当挤压块16向一侧卡块13旋转时,带动卡块13挤压复位弹簧14,使该侧的卡块13脱离卡齿10,此时旋转卡齿10,卡齿10可实现正向旋转反向逆止的效果,从而在调节调节板3时,不会因为调节板3和钻孔机4自身的重量发生过调整现象,更好操控。[0027] 所述挤压块16的前端面为平面,当挤压块16的前端面平面与卡块13贴合时,挤压块16与复位弹簧14的与卡块13在水平投影上垂直,从而使复位弹簧14、卡块13和挤压块16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不用一直扳动调节转轴15。[00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旋转把手11,带动在操作壳5内的调节柱6和卡齿10旋转,从而使联动杆9在滑动槽8和调节槽7的限位引导下上下滑动,进一步带动调节板3上下滑动,因滑动槽8开设在保护套2后方远离钻孔机4,从而使钻孔机4在工作时溅起的碎屑不会进入保护套2内,保护了保护套2的正常运转,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0029] 当挤压块16向一侧卡块13旋转时,带动卡块13挤压复位弹簧14,使该侧的卡块13脱离卡齿10,此时旋转卡齿10,卡齿10可实现正向旋转反向逆止的效果,从而在调节调节板3时,不会因为调节板3和钻孔机4自身的重量发生过调整现象,更好操控。

[003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声明:
“台钻的升降手轮结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