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

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

204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湖北广信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4-03-01 14:05:44
权利要求书: 1.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包括传输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本体(1)侧壁固定设置有一对套筒(2),一对所述套筒(2)内部插接设置有阻尼插杆(3),所述阻尼插杆(3)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梁(4),且横梁(4)位于传输带本体(1)上方,且横梁(4)下方滑动设置有连接杆(7),且连接杆(7)末端固定设置有纠偏板(8),两所述纠偏板(8)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所述第一连接板(9)为弯曲形状,且第二连接板(10)内部活动设置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旋转中心轴固定设置有摆动电机(12),所述第一连接板(9)为圆弧状,所述第一连接板(9)右侧设置有导向板(13),且导向板(13)焊接设置在传输带本体(1)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中心位置活动设置有转盘(5),且转盘(5)中心轴插接设置在横梁(4)内部,所述转盘(5)表面设置有把手(6),且把手(6)表面进行滚花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5)中心轴末端固定设置有蜗杆(14),所述蜗杆(14)左右侧壁啮合设置有蜗轮(15),且蜗轮(15)中心轴活动设置在限位座(19)内部,且限位座(19)焊接设置在横梁(4)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15)中心轴末端固定设置有丝杆轴(16),所述丝杆轴(16)表面拧合设置有套环(17),且套环(17)下方固定设置有连接杆(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底部开设有一对限位滑槽(18),且限位滑槽(18)为通孔,且连接杆(7)贯穿限位滑槽(18),且连接杆(7)侧壁与限位滑槽(18)内壁相互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板(8)左侧末端进行倒角处理,一对所述纠偏板(8)相对表面开设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内部活动设置有三对纠偏滚筒(21),且纠偏滚筒(21)一侧外壁位于凹槽(20)外侧。

说明书: 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涉及输送胶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背景技术[0002] 经检索CN203294674U公开了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由前导轮、支架、纠偏轮、后导轮组成,其特征是支架的前端设置前导轮,支架的后端设置后导轮,支架的中部设置纠偏轮,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结构简单,具有纠偏功能,生产过程中输送带不易跑偏,可提高输送的生产质量。[0003] 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0004] 上述装置在使用中发现,该装置纠偏轮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但是随着工厂生产的需要,此时胶带生产的尺寸和厚度也随着发生了变化,而纠偏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导致尺寸大于纠偏轮之间距离的胶带全部卡在输送带表面,从而使得此时输送带表面的胶带堆积,从而影响胶带的正常运输。[0005]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内容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0007] 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包括传输带本体,所述传输带本体侧壁固定设置有一对套筒,一对所述套筒内部插接设置有阻尼插杆,所述阻尼插杆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梁,且横梁位于传输带本体上方,且横梁下方滑动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末端固定设置有纠偏板,两所述纠偏板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为弯曲形状,且第二连接板内部活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旋转中心轴固定设置有摆动电机,所述第一连接板为圆弧状,所述第一连接板右侧设置有导向板,且导向板焊接设置在传输带本体侧壁。[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横梁中心位置活动设置有转盘,且转盘中心轴插接设置在横梁内部,所述转盘表面设置有把手,且把手表面进行滚花处理。[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盘中心轴末端固定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左右侧壁啮合设置有蜗轮,且蜗轮中心轴活动设置在限位座内部,且限位座焊接设置在横梁内部。[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蜗轮中心轴末端固定设置有丝杆轴,所述丝杆轴表面拧合设置有套环,且套环下方固定设置有连接杆。[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横梁底部开设有一对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为通孔,且连接杆贯穿限位滑槽,且连接杆侧壁与限位滑槽内壁相互贴合。[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纠偏板左侧末端进行倒角处理,一对所述纠偏板相对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活动设置有三对纠偏滚筒,且纠偏滚筒一侧外壁位于凹槽外侧。[00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4]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纠偏板和导向板的相互结合,且通过蜗轮蜗杆的相互作用,调节纠偏板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物体进行纠偏,而通过导向板可以对不符合生产需求的物体及时的排出输送带,从而达到初步筛选的目的,进而减少了后期工人的工作量。[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0016] 在附图中:[0017] 图1为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0018] 图2为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的横梁剖视图;[0019] 图3为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的A处放大图。[0020] 图中:1、传输带本体;2、套筒;3、阻尼插杆;4、横梁;5、转盘;6、把手;7、连接杆;8、纠偏板;9、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挡板;12、摆动电机;13、导向板;14、蜗杆;15、蜗轮;16、丝杆轴;17、套环;18、限位滑槽;19、限位座;20、凹槽;21、纠偏滚筒。具体实施方式[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0022] 如图1至图3所示,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包括传输带本体1,传输带本体1侧壁固定设置有一对套筒2,一对套筒2内部插接设置有阻尼插杆3,阻尼插杆3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梁4,且横梁4位于传输带本体1上方,且横梁4下方滑动设置有连接杆7,且连接杆7末端固定设置有纠偏板8,两纠偏板8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第一连接板9为弯曲形状,且第二连接板10内部活动设置有挡板11,挡板11旋转中心轴固定设置有摆动电机12,第一连接板9为圆弧状,第一连接板9右侧设置有导向板13,且导向板13焊接设置在传输带本体1侧壁,当此时物品不达标,且此时摆动电机12开始旋转,使得此时摆动电机12带动挡板11旋转,且挡板11末端搭接到导向板13侧壁,且挡板11此时是倾斜的,而传输带本体1是运动,进而带动此时的物品沿着挡板11和导向板13移动到外侧,进而完成物品的初步筛选,通过设置有纠偏板8和导向板13的相互结合,且通过蜗轮15蜗杆14的相互作用,调节纠偏板8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物体进行纠偏,而通过导向板13可以对不符合生产需求的物体及时的排出输送带,从而达到初步筛选的目的,进而减少了后期工人的工作量。

[0023]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横梁4中心位置活动设置有转盘5,且转盘5中心轴插接设置在横梁4内部,转盘5表面设置有把手6,且把手6表面进行滚花处理。转盘5中心轴末端固定设置有蜗杆14,蜗杆14左右侧壁啮合设置有蜗轮15,且蜗轮15中心轴活动设置在限位座19内部,且限位座19焊接设置在横梁4内部。蜗轮15中心轴末端固定设置有丝杆轴16,丝杆轴16表面拧合设置有套环17,且套环17下方固定设置有连接杆7,随着转盘5的旋转,此时蜗杆14自身发生自转,并且带动两边所啮合设置的蜗轮15开始旋转,且与蜗轮15同轴的丝杆轴16此时开始旋转,且随着丝杆轴16的旋转,此时套环17将会发生位置上变化,且套环17通过连接杆7的限位,此时套环17只能沿着限位滑槽18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此时的纠偏板8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0024] 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的,横梁4底部开设有一对限位滑槽18,且限位滑槽18为通孔,且连接杆7贯穿限位滑槽18,且连接杆7侧壁与限位滑槽18内壁相互贴合。纠偏板8左侧末端进行倒角处理,一对纠偏板8相对表面开设有凹槽20,凹槽20内部活动设置有三对纠偏滚筒21,且纠偏滚筒21一侧外壁位于凹槽20外侧,通过纠偏滚筒21对物品进行纠偏扶操作,并且此时纠偏滚筒21减少了直接摩擦可能造成此时物品发生损害的情况,即保护了物品。[0025] 本实施例的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的实施原理如下:当需要使用该装置的时候,首先通过阻尼插杆3调节此时的横梁4的整体高度,接着操作需要通过手动转动转盘5,随着转盘5的旋转,此时蜗杆14自身发生自转,并且带动两边所啮合设置的蜗轮15开始旋转,且与蜗轮15同轴的丝杆轴16此时开始旋转,且随着丝杆轴16的旋转,此时套环17将会发生位置上变化,且套环17通过连接杆7的限位,此时套环17只能沿着限位滑槽18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此时的纠偏板8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通过传输带本体1进行输送,并且通过纠偏板8内部的纠偏滚筒21与物品进行纠偏处理,纠偏完成的物品继续通过传输带本体1进行输送,当此时物品不达标,且此时摆动电机12开始旋转,使得此时摆动电机12带动挡板11旋转,且挡板11末端搭接到导向板13侧壁,且挡板11此时是倾斜的,而传输带本体1是运动,进而带动此时的物品沿着挡板11和导向板13移动到外侧,进而完成物品的初步筛选,且也对物品的移动路径进行纠偏导向。



声明:
“输送带纠偏导向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