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设备维修管理在冶金机械行业中主导地位十分深刻,是企业生产资料研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设备维修管理精确化指导范畴下,一切生产和扩大事务才能顺利交接延展。客观探讨我国冶金设备维护技术中状态监督事务内涵和相关问题,结合最新技术资源搭建起完善形态的检测系统,同时定期对内部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培训改造,使一切工作形式都依照国家统一规范标准有序进行,最终为我国冶金机械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支撑引导动力。 关键词:冶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分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2.021 0 引言 单从客观的角度来观察,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分为以下几种,其中具体包括工作实况巡检、以及处理临时的故障等,防止在日后再次发生一些质量问题。随着社会正在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国内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制度之后,涌现出大量的技术创新,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温度、电流以及速度等信息,相关的管理人员都能够通过具体的监测系统来实时获取。然而,就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企业的创新依旧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通常情况下,当在对机器故障进行监测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准确的了解相关技术参数。所以,必须要把冶金机械产业的重心向监测系统完善等方面进行偏移,从而防止日后冶金设备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生严重故障。 1 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 1.1 预防维修 我们通常所讲的预防维修其实就是指,在实际工作期间,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设备开展仔细的检查,并及时找出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迅速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主要指的是,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对于大多数冶金设备维修来说,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设备工作期间的正常运行,提高其使用性能。 1.2 事后维修 我们通常所讲的事后维修其实就是指,当设备发生严重故障以后,在正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通常情况下,这种维修方式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方面要求很高。为了能够尽量避免冶金机械在日后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问题,必须要能够准确的找出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并结合相应的故障类型,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维修措施。例如,大多数重型轧钢机械设备具有高负荷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工作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油膜损坏、以及结构变形等问题,这就需要技术工作者认真
声明:
“冶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分析”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