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冶金工业的发展水平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有着直接影响,钢铁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也起着促进作用。绿色冶金主要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因此,钢厂应遵循“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充分循环利用废水、固体废弃物,从而实现零排放。 关键词:绿色冶金模式,钢铁工业,生产结构,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F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3.042 目前,全球范围内开始提倡绿色技术,其主要目标是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该技术是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等各种技术的综合。 1 绿色冶金模式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冶金工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但在冶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冶金工业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其具有较强的毒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科学处理冶金污染物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针对钢铁行业存在的耗能大和能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绿色冶金的生产模式。结合以往冶金行业钢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钢铁生产体系进行了改善和调整。一方面,应循环使用排放物质和能源,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需要实现钢铁工业的节能降耗,积极利用余热,从而优化生产结构,实现科学发展,贯彻环境友好型理念。 2 冶金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2.1 大气污染 在钢铁冶炼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且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钢铁工业排放出的大量废气具有广泛的污染面,生产1 t钢铁将产生10 000 m3的废气和100 kg的粉尘,且废气中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铁粉尘等,排放的烟尘具有较强的吸附力,易作为载体吸附其他有害气体,且废气的温度较高、治理难度较大。在钢铁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但可借助热能回收装置,用蒸汽或电能转换高温烟气中的余热,从而将可燃成分给提取出来制成燃料,比如煤气等。因此,在净化过程中,应回收利用富含氧化铁的尘泥。 2.2 水污染 钢铁工业生产需要较多的水资源,生产1 t钢铁消耗的水量约为1.0×105 t。虽然目前相关企业已经提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但生产1 t钢铁仍然会出产出50 t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的悬浮泥渣和溶解物质的危害大、温度高,如果未经处理就排放至河水中,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废水中含有比较复杂
声明:
“探析绿色冶金与环境保护”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