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焦炭在高炉内起着发热剂、还原剂、料柱骨架的作用,对高炉的冶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高炉炼铁生产的基础,是高炉操作稳定顺行、获得先进生产指标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探讨了冶金焦质量与高炉操作、高炉冶金焦质量管理方法。
关键词高炉冶金焦,质量管理,方法
众所周知,焦炭在高炉内有四种基本功能:(1)高炉料柱的骨架,(2)还原剂,(3)燃料,(4)渗碳剂。随着高炉氧煤喷吹技术的发展,高炉中焦炭上述四种功能所占的比重已得到重新分配,即还原剂、燃料和渗碳剂三种功能已部分被喷吹煤粉所取代。但是,焦炭作为高炉料柱的骨架,保持高炉料柱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透气及透液性是不能被取代的。而且,随着喷煤水平的提高,入炉焦比的不断降低,焦炭在高炉内停留时间的加长,焦炭负荷增大了。因此就焦炭在高炉内所承担的任务来看,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这就对焦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冶金焦質量与高炉操作
1.1焦炭平均粒度
据资料介绍,A.Colletta等对意大利森斯姆公司波特肯贝拉厂5号高炉(有效容积3000m3)进行的跟踪研究表明,焦炭平均粒度的变化对高炉透气性和铁水产量具有重大影响,焦炭平均粒度在48~53mm范围内每增加1mm,将使铁水产量增加1.4%。对意大利伊尔瓦公司汤恩托钢厂5号高炉(工作容积3309m3)的研究表明,+75mm粒级焦炭每减少1.0%,高炉透气性指数相应减小0.1%。要保证高炉顺行、透气,尤其是在富氧喷煤的情况下,焦炭的粒度必须尽可能的均匀,即要求提高40~60mm块度的比例。以焦炭强度为基础,入炉焦炭强度高,平均粒度可适当小些,焦炭强度相对低,焦炭平均粒度应适当增大些。
1.2焦炭的冷态强度
国内一般用焦炭的冷态强度,即M40和M10指标来评价焦炭的强度,焦炭的冷态强度是衡量焦炭能否起到高炉料柱的支撑作用、保证高炉操作顺行的重要指标。M40和M10与高炉利用系数、综合焦比及风口焦粒度组成有良好的相关关系。M40每提高1%,焦比降低0.75%,产量增加1.5%。
1.3焦炭的冶金性能
焦炭在高炉中除承受机械作用力外,还要承受热破坏和化学侵蚀作用,因此,要求有能够反映热破坏和化学侵蚀作用的质量指标。焦炭与CO2的反应性和抗碱性反映了抵抗这些化学侵蚀作用的能力,是衡量焦炭化学稳定性的指标。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同和采用的指标是焦炭的反应
声明:
“探讨高炉冶金焦的质量管理”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