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对薄板连铸冶金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介绍,提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项目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薄板坯连铸,冶金设备,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成功发展,在于其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设计,它将热轧板卷的生产集中在一条短流程的生产线上,具有投资少、能耗低、生产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一系列优点。它的引进建设必将促进低成本战略的实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1 薄板连铸主要生产工艺
典型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流程由炼钢(电炉或转炉)—炉外精炼—薄板坯连铸—连铸坯加热—热连轧等五个单元工序组成。该工艺将过去的炼钢厂和热轧厂有机地压缩、组合到一起,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能量消耗,从而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1.1 技术实质
应用先进的近终型连铸技术,将铸出的板坯厚度减薄到一临界区间,省去传统的热轧板带机组中的粗轧机架,在连铸机和连轧机之间给予较小的热量补充,直接通过精轧机组轧成热轧带卷。使从钢液进入结晶器到热轧卷取完毕的时间缩短到15~30min。
1.2 关键技术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和传统工艺相比,关键在于突破了传统的工艺概念,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新技术、新装备。
1.2.1 结晶器及相关技术的设计 为提高薄板坯连铸单流产量,提高铸坯质量,扩大品种,结晶器已由传统的平行板型演化成现在的漏斗型乃至全鼓肚型,使上口的面积加大,以利于浸入式水口的插入及保护渣的熔化。
结晶器的形状不同,所采用的浸入式水口也不同。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浸入式水口也都在不断演变。如CSP工艺所采用的长水口,已由传统的板坯连铸机使用的第一代演变到现在的十字出口状的第四代,这种十字状出口可增加钢水流量,稳定拉速,提高使用寿命。
薄板坯连铸机相比传统的板坯连铸机拉速更高,再加上结晶器上口空间的限制,一般连铸机上常用的混合型和预熔型颗粒渣已不适用。现在采用的是粘度更低、流动性更好的中空颗粒渣,加入后可在结晶器壁与坯壳间迅速形成稳定可控的渣膜,起到良好的润滑和吸附作用。
1.2.2 铸轧技术
铸轧技术是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关键技术,包括液芯压下和液-固两相轧制两方面。铸坯从结晶器下口出来,经过铸轧其厚度可减少60%。液芯铸轧对细化晶粒效果明显,可获得良好的韧性,而固相轧制为薄板坯连铸机直接生产中板提供了条件。
声明:
“关于薄板坯连铸冶金设备应用的探讨”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