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风机叶片、轴流风机及空调

风机叶片、轴流风机及空调

771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2024-05-16 11:32:23
权利要求书: 1.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叶片的吸力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层纹区域,每个所述层纹区域沿着所述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分隔成多个依次相邻的叶片节段,沿着转动方向所有所述叶片节段的厚度依次减小,使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叶片节段的相交处产生厚度落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叶片节段上设有多道导流条纹,每道所述导流条纹沿着转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吸力面上,多道所述导流条纹沿着所述风机叶片的展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叶片的吸力面沿着转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层纹区域和第二层纹区域,所述第一层纹区域和所述第二层纹区域内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叶片节段的相交处呈弧线状,所述第一层纹区域内的叶片节段的掠角大于所述第二层纹区域内的叶片节段的掠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纹区域内的叶片节段在转动方向上的长度为30mm?40mm,所述第一层纹区域内任意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相交处的厚度落差值为1mm?2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纹区域内的叶片节段在转动方向上的长度为17mm?19mm,所述第二层纹区域内任意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相交处的厚度落差值为0.7mm?0.8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离风机叶片叶根最近的所述导流条纹距风机叶片叶根之间的距离和所述风机叶片的展向长度之比为0.4:1。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离风机叶片叶根最远的所述导流条纹距风机叶片叶根之间的距离和所述风机叶片的展向长度之比为0.9: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叶片为反向弯曲风机叶片。

9.轴流风机,包括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机叶片,多个风机叶片沿着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地分布在所述轮毂的周壁上。

10.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流风机。

说明书: 风机叶片、轴流风机及空调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机叶片、轴流风机及空调。背景技术[0002] 轴流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的推进等,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均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但是,风机叶片转动时会产生涡流,导致轴流风机产生噪声。因此,为了降低轴流风机的噪声,就要防止风机叶片转动过程中产生涡流。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轴流风机工作时噪声大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风机叶片、轴流风机及空调。[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风机叶片、轴流风机及空调,其中所述风机叶片的吸力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层纹区域,每个所述层纹区域沿着所述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分隔成多个依次相邻的叶片节段,沿着转动方向所有所述叶片节段的厚度依次减小,使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叶片节段的相交处产生厚度落差。[0006]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叶片节段上设有多道导流条纹,每道所述导流条纹沿着转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吸力面上,多道所述导流条纹沿着所述风机叶片的展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0007] 优选的,所述风机叶片的吸力面沿着转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层纹区域和第二层纹区域,所述第一层纹区域和所述第二层纹区域内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叶片节段的相交处呈弧线状,所述第一层纹区域内的叶片节段的掠角大于所述第二层纹区域内的叶片节段的掠角。[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层纹区域内的叶片节段在转动方向上的长度为30mm?40mm,所述第一层纹区域内任意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相交处的厚度落差值为1mm?2mm。[0009] 优选的,所述第二层纹区域内的叶片节段在转动方向上的长度为17mm?19mm,所述第二层纹区域内任意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相交处的厚度落差值为0.7mm?0.8mm。[0010] 优选的,离风机叶片叶根最近的所述导流条纹距风机叶片叶根之间的距离和所述风机叶片的展向长度之比为0.4:1。[0011] 优选的,离风机叶片叶根最远的所述导流条纹距风机叶片叶根之间的距离和所述风机叶片的展向长度之比为0.9:1。[0012] 优选的,所述风机叶片为反向弯曲风机叶片。[0013] 轴流风机,包括轮毂,还包括上文所述的风机叶片,多个风机叶片沿着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地分布在所述轮毂的周壁上。[0014] 空调,包括上文所述的轴流风机。[0015]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叶片通过在吸力面上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设置多个厚度依次减小的叶片节段,使相连两个叶片节段的相交处产生厚度落差,从而在风机叶片的吸力面上形成有阶梯状的落差结构,该阶梯状落差结构会分散吸力面表面的气流,防止涡流产生,降低噪音。附图说明[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机叶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机叶片的剖面图;[0021] 1、风机叶片;11、第一层纹区域;12、第二层纹区域;13、叶片节段;14、导流条纹;2轮毂。具体实施方式[002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23] 轴流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的推进等,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均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但是,在风机叶片转动时会产生涡流,导致轴流风机产生噪声。因此,为了降低轴流风机的噪声,就要防止风机叶片转动过程中产生涡流。[0024]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流风机的风机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涡流导致噪声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机叶片:[0025] 风机叶片的吸力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层纹区域,每个层纹区域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分隔成多个依次相邻的叶片节段,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每个风机叶片上的所有叶片节段的厚度是依次减小的,从而使任意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的相交处产生厚度落差。因此,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每个风机叶片的吸力面上便形成了阶梯状的落差结构,该阶梯状落差结构会分散吸力面表面的气流,防止涡流产生,从而降低噪音。[0026]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机叶片通过在吸力面上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设置多个厚度依次减小的叶片节段,使相连两个叶片节段的相交处产生厚度落差,从而在风机叶片的吸力面上形成有阶梯状的落差结构,该阶梯状落差结构会分散吸力面表面的气流,防止涡流产生,降低噪音。[0027]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0028]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风机叶片1的吸力面上设有第一层纹区域11和第二层纹区域12,第一层纹区域11和第二层纹区域12沿着风机叶片1的转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层纹区域11和第二层纹区域12均是从风机叶片叶根处沿着风机叶片的展向方向延伸至风机叶片尾缘处。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第一层纹区域11分隔成多个依次相邻的叶片节段13,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13之间的相交线为弧线,每个叶片节段13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第一层纹区域上的所有叶片节段的厚度依次减小,使任意相邻的两个叶片节段的相交处产生厚度落差。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第二层纹区域12分隔成多个依次相连的叶片节段13,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之间的相交线为弧线,每个叶片节段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第二层纹区域上的所有叶片节段的厚度依次减小,使任意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的相交处形成厚度落差。同时,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风机叶片上的所有叶片节段的厚度依次减小,即风机叶片的吸力面上便形成了阶梯状的落差结构。且第一层纹区域11内叶片节段的掠角大于第二层纹区域12内叶片节段的掠角,掠角是指任意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之间的弧线状相交线两端的连线与毂轮直径之间的夹角α。[0029] 因此,风机叶片的吸力面上便形成了阶梯状的落差结构,且该阶梯状结构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呈下坡趋势,这样便能加快吸力面表面气流流动层的转变,分散气流防止气流形成涡流产生噪音。同时,第一层纹区域内的掠角大于第二层纹区域内的掠角能使气流绕吸力面流动的速度变化更有层次,提升轴流风机的风量和做功效率。[0030] 具体的,如图4所示,根据多次实验得出:当第一层纹区域11内单个叶片节段在转动方向上的长度L1为30mm?40mm,第二层纹区域12内单个叶片节段在转动方向上的长度L2为17mm?19mm,第一层纹区域11内任意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相交处的厚度落差值H1为1mm?2mm,第二层纹区域12内任意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相交处的厚度落差值H2为0.7mm?0.8mm时,风机叶片分散气流的效果是最佳的。

[0031] 进一步的,风机叶片为反向弯曲状态的风机叶片,反向弯曲状态的风机叶片能够减弱气流向风机叶片叶根处扩散,减少风机叶片的吸力面上形成大尺度涡流,稳定流场流动。[0032]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气流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流动,在每个叶片节段上设有多道导流条纹14,每道导流条纹14设置在风机叶片的吸力面上且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设置,多道导流条纹沿着风机叶片的展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0033]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风量、使轴流风机的做功效率最大化,离风机叶片叶根最近的导流条纹距风机叶片叶根之间的距离:风机叶片在展向方向上的长度=0.4:1,离风机叶片叶根最远的导流条纹距风机叶根之间的距离:风机叶片在展向方向上的长度=0.9:1。

[0034] 在另一实施例中,风机叶片1沿着状方向在吸力面上设有两个相邻的第一层纹区域11和第二层纹区域12,第一层纹区域11和第二层纹区域12覆盖整个风机叶片1的吸力面。第一层纹区域11和第二层纹区域12均是从风机叶片叶根处沿着风机叶片的展向方向延伸至风机叶片尾缘处。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第一层纹区域11分隔成多个依次相邻的叶片节段13,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13之间的相交线为弧线,每个叶片节段13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第一层纹区域上的所有叶片节段的厚度依次减小,使任意相邻的两个叶片节段的相交处产生厚度落差。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第二层纹区域12分隔成多个依次相连的叶片节段13,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之间的相交线为弧线,每个叶片节段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第二层纹区域上的所有叶片节段的厚度依次减小,使任意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的相交处形成厚度落差。同时,沿着风机叶片的转动方向风机叶片上的所有叶片节段的厚度依次减小,即风机叶片的吸力面上便形成了阶梯状的落差结构。且第一层纹区域11内叶片节段的掠角大于第二层纹区域12内叶片节段的掠角,掠角是指任意两个相邻的叶片节段之间的弧线状相交线两端的连线与毂轮直径之间的夹角α。

[0035]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轴流风机,包括轮毂2和上文提出的风机叶片1,如图1所示,多个风机叶片沿着轮毂的周向间隔地分布在轮毂的周壁上,轮毂带动风机叶片进行转动。[0036]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包括上文提出的轴流风机。[0037]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0038]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0039]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风机叶片、轴流风机及空调”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