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

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

619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4-05-16 11:30:16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机组(Ⅰ)、新风机组(Ⅱ)、辅助冷热源机组(15),三者分别配备有箱体并各自独立设置,所述排风机组(Ⅰ)的箱体右侧开有N个排风进口(1)、左侧开有排风出口(2),N≥2,新风机组(Ⅱ)的箱体左侧开有新风进口(3)、右侧开有N个新风出口(4),在排风机组(Ⅰ)的箱体右端隔有集风腔(5),在排风机组(Ⅰ)的箱体内还安装有排风过滤器(6)、第一换热管(7)、排风电机(8)、四通换向阀(9)、压缩机(10);在新风机组(Ⅱ)的箱体内沿气流方向安装有新风过滤器(11)、新风电机(12)、第二换热管(13)、辅助换热管(14),所述新风电机(12)、第二换热管(13)、辅助换热管(14)各为N个且并排设置,新风出口(4)与新风电机(12)、第二换热管(13)、辅助换热管(14)一一对应设置,并通过隔板分割成各自独立的新风通道为各自对应的房间送风;

所有第二换热管(13)的一端并联后、压缩机(10)的两端、第一换热管(7)的一端分别通过四通换向阀(9)相连,所有第二换热管(13)的另一端并联后与第一换热管(7)的另一端相连,从而构成排风能量回收装置用于实现排风气体换热回收;

所有辅助换热管(14)的一端并联后、另一端并联后分别与辅助冷热源机组(15)相连,从而构成辅助冷热源补偿装置用于排风回收换热不足时,对各自独立的新风通道进行冷热源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组(Ⅰ)、新风机组(Ⅱ)、辅助冷热源机组(15)的箱体上分别开有检修口,排风机组(Ⅰ)、新风机组(Ⅱ)上分别开有过滤器抽拉换装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过滤器(6)、第一换热管(7)、排风电机(8)在排风机组(Ⅰ)的箱体内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四通换向阀(9)、压缩机(10)靠近第一换热管(7)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过滤器(6)、新风过滤器(11)均配备有压差监测器,所述压差监测器用于监测过滤器两侧的压差,并配备有报警器提醒更换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房间单独配备有温度传感器和空气品质传感器,各个新风通道内的新风电机(12)能根据相应房间的需求进行单独启停和风速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组(Ⅰ)、新风机组(Ⅱ)、辅助冷热源机组(15)的箱体尺寸大小各不相同,每个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吊装支耳,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吊顶层内。

说明书: 一种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

背景技术[0002] 随着近零能耗建筑的推广,建筑围护结构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越来越好,建筑新风能耗成为了通风空调系统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

[0003] 目前采用的节能方式主要是回收排风中的能量,常采用的有新排风直接换热和通过水(或其他介质)进行换热,但两种方式的排风能量回收效率都较低,无法充分利用排风

能量,因此投资回收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能对多房间提供恒温新风,并且当回收冷热源不足时,能通过辅助装置进行冷热源补

偿,系统集成度高,能提供多通道单独供风。

[0005]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包括排风机组、新风机组、辅助冷热源机组,三者分别配备有箱体并各自独立设置,

所述排风机组的箱体右侧开有N个排风进口、左侧开有排风出口,N≥2,新风机组的箱体左

侧开有新风进口、右侧开有N个新风出口,在排风机组的箱体右端隔有集风腔,在排风机组

的箱体内还安装有排风过滤器、第一换热管、排风电机、四通换向阀、压缩机;在新风机组的

箱体内沿气流方向安装有新风过滤器、新风电机、第二换热管、辅助换热管,所述新风电机、

第二换热管、辅助换热管各为N个且并排设置,新风出口与新风电机、第二换热管、辅助换热

管一一对应设置,并通过隔板分割成各自独立的新风通道为各自对应的房间送风;

[0006] 所有第二换热管的一端并联后、压缩机的两端、第一换热管的一端分别通过四通换向阀相连,所有第二换热管的另一端并联后与第一换热管的另一端相连,从而构成排风

能量回收装置用于实现排风气体换热回收;

[0007] 所有辅助换热管的一端并联后、另一端并联后分别与辅助冷热源机组相连,从而构成辅助冷热源补偿装置用于排风回收换热不足时,对各自独立的新风通道进行冷热源补

偿。

[0008]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排风机组、新风机组、辅助冷热源机组的箱体上分别开有检修口,排风机组、新风机组上分别开有过滤器抽拉换装口。单独配备检修口,打开检修

口对部分机组进行检修,不需要拆下整个机组;过滤器的更换频率较高,采用单独的抽拉换

装口进行更换,方便使用者自行抽拉换装,不会误拆检修口造成意外伤害,不需要专业售后

人员进行过滤器的更换,使用起来更加安全便捷。

[0009]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排风过滤器、第一换热管、排风电机在排风机组的箱体内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四通换向阀、压缩机靠近第一换热管设置。排风先过滤、再换热,最后经排

风电机送出,避免排风中的灰尘经过排风电机及换热管影响排风电机寿命和换热效率,排

风换热后再经过排风电机,能源回收效率更高。

[0010]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排风过滤器、新风过滤器均配备有压差监测器,所述压差监测器用于监测过滤器两侧的压差,并配备有报警器提醒更换过滤器。

[0011] 进一步优选为,每个房间单独配备有温度传感器和空气品质传感器,各个新风通道内的新风电机能根据相应房间的需求进行单独启停和风速调节,各自独立控制启停和风

速,能源利用率更高。

[0012]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排风机组、新风机组、辅助冷热源机组的箱体尺寸大小各不相同,每个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吊装支耳,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吊顶层内,便

于安装,不占用空间。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14] (1)将新风机组、排风机组、辅助冷热源机组各自配备箱体分体设置,并由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四通换向阀、压缩机构成排风能量回收装置用于实现排风气体换热回

收,由辅助换热管、辅助冷热源机组构成冷热源补偿装置用于排风回收换热不足时的冷热

源补偿,分体式结构便于安装,换热效率高;

[0015] (2)增设的辅助冷热源补偿装置根据需要启动后进行冷热源补偿,既能确保能源高效利用,又能确保新风的温度保持恒温不变,为客户提供更舒适的通风体验,高效节能环

保;

[0016] (3)在排风机组内设置多条各自独立的新风通道,对相应的房间送入温度适宜、空气品质高的新风,并能各自独立控制,进一步避免能源浪费,提高冷热源的高效利用。

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逻辑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0] 如图1所示,一种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主要由排风机组Ⅰ、新风机组Ⅱ、辅助冷热源机组15三部分组成,三者分别配备有箱体并各自独立设置。

[0021] 排风机组Ⅰ的箱体右侧开有N个排风进口1、左侧开有排风出口2,N≥2。新风机组Ⅱ的箱体左侧开有新风进口3、右侧开有N个新风出口4。排风进口1、新风出口4的数量相等,根

据供风的房间数量而定。

[0022] 在排风机组Ⅰ的箱体右端隔有集风腔5。在在排风机组Ⅰ的箱体内设置有隔板,隔出一个单独的集风腔5,使N个排风进口1的风在集风腔5内汇聚均匀,更有利于换热效果。在排

风机组Ⅰ的箱体内还安装有排风过滤器6、第一换热管7、排风电机8、四通换向阀9、压缩机

10。

[0023] 在新风机组Ⅱ的内沿气流方向安装有新风过滤器11、新风电机12、第二换热管13、辅助换热管14。新风电机12、第二换热管13、辅助换热管14各为N个且并排设置。新风出口4

与新风电机12、第二换热管13、辅助换热管14一一对应设置,并通过隔板分割成各自独立的

新风通道为各自对应的房间送风。

[0024] 所有第二换热管13的一端并联后、压缩机10的两端、第一换热管7的一端分别通过四通换向阀9相连,所有第二换热管13的另一端并联后与第一换热管7的另一端相连,从而

构成排风能量回收装置用于实现排风气体换热回收。

[0025] 所有辅助换热管14的一端并联后、另一端并联后分别与辅助冷热源机组15相连,从而构成辅助冷热源补偿装置用于排风回收换热不足时,对各自独立的新风通道进行冷热

源补偿。当回收的排风能量无法满足新风的热换热处理需求时,辅助冷热源补偿装置D自动

启动,进行冷热源补充。

[0026] 最好是,排风机组Ⅰ、新风机组Ⅱ、辅助冷热源机组15的箱体上分别开有检修口,排风机组Ⅰ、新风机组Ⅱ上分别开有过滤器抽拉换装口。另外,排风机组Ⅰ、新风机组Ⅱ、辅助冷

热源机组15的箱体尺寸大小最好各不相同,每个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吊装

支耳,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吊顶层内。

[0027] 最好是,排风过滤器6、第一换热管7、排风电机8在排风机组Ⅰ的箱体内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四通换向阀9、压缩机10靠近第一换热管7设置。排风经排风进口1进入集风腔5汇

聚均匀后,再经排风过滤器6、第一换热管7、排风电机8、排风出口2排出。而新风经新风进口

3进入,经新风过滤器11过滤后,在各自独立的新风通道内经新风电机12、第二换热管13、辅

助换热管14后,从各自对应的新风出口4送入各自对应的房间。

[0028] 最好是,排风过滤器6、新风过滤器11均配备有压差监测器,压差监测器用于监测过滤器两侧的压差,并配备有报警器提醒更换过滤器,以保障建筑房间室内的空气洁净度,

并减少排风对室外空气的污染。

[0029] 另外,每个房间单独配备有温度传感器和空气品质传感器,各个新风通道内的新风电机12能根据相应房间的需求进行单独启停和风速调节。

[0030] 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上述的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具体流程为:系统启动时,排风机组Ⅰ、

新风机组Ⅱ、排风能量回收装置正常运行。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房间温度值在设定范围

内时,排风机组Ⅰ、新风机组Ⅱ、排风能量回收装置继续正常运行;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房

间温度值偏离设定范围时,辅助冷热源补偿装置启动,并根据需要增大或减小辅助冷热源

补偿装置制冷剂的循环量。当空气品质传感器监测到的房间空气品质值小于或等于设定值

时,新风机组Ⅱ继续正常运行;当空气品质传感器监测到的房间空气品质值大于设定值时,

增大相应新风通道内的新风电机12的电压信号以加大新风量,同时增大排风电机8的电压

信号以加大排风量。



声明:
“自带冷热源补偿的多通道分体式通风机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