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电冶金技术

> 设置气液分离器的分离式双相变换热器及换热方法与流程

设置气液分离器的分离式双相变换热器及换热方法与流程

463   编辑:中冶有色网   来源: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  
2023-09-19 15:25:24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气液分离器的分离式双相变换热器及换热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制药、环保、能源等领域,在生产过程中都要产生余热或废热,使用适合的换热器,就可明显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减排。其中的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因能安全、高效、远程传输热量而被广泛应用。在目前常用的分离式热管换热器运行过程中,上升管内向上流动的是气液两相混合流体,没有在上升管上设置气液分离器,进入放热组件的是气液两相混合流体,既降低放热组件的冷凝换热效率,又增加整个系统的循环流动阻力。另外,在下降管上也没有设置气液分离器,使得放热组件及下降管内的不凝性气体排除得不彻底,进一步降低放热组件的冷凝换热效率。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210071306.7的“一种双泵热管式换热设备”发明专利,存在下列问题: (1).该专利因增设了冷凝器循环泵2和蒸发器循环泵4,在循环泵转动轴的间隙处必然要产生泄漏,大大降低整套装置的密封性能,无法保持整套装置长期正常运行; (2).由冷凝器1和冷凝器循环泵2组成的循环回路,与由蒸发器5和蒸发器循环泵4组成的循环回路,这两个循环回路的融合点为储液罐3,并在该储液罐内进行气液分离,从冷凝器1中流下来的冷凝液是过冷液体,其温度要低于从蒸发器5中上升进入储液罐3的蒸汽温度,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相遇,在储液罐3内就过早的发生冷凝换热,从而降低了整体的换热效率。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610045059.8的“双循环可控热管系统”发明专利,存在下列问题: (1).该专利因增加了溶液循环泵,大大降低整套装置的密封性能,若整套装置是负压操作,则通过循环泵转动轴的间隙吸入外界的空气从而趋于常压,导致蒸发器内的工作介质不能正常气化蒸发;若整套装置是正压操作,则通过循环泵转动轴的间隙向外泄漏热管内的工质,最终也将导致整套装置无法正常运行; (2).该专利只在两相流输送管束6上增设了气液分离器14,而在冷凝器凝结液输送管10上没有设置气液分离器,且在整套装置上均未设置排气阀,这些都将使得残留在整套装置内的不凝性气体或在运行过程中新产生的不凝性气体无法排除,大大降低冷凝器2的冷凝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气液分离器的分离式双相变换热器及换热方法,可显著提高冷凝换热效率,同时降
登录解锁全文
声明:
“设置气液分离器的分离式双相变换热器及换热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2025第二届全国稀有金属特种材料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
手机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