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研究方向:清洁能源功率变换理论与应用、航空轻质合金复合电弧焊接技术、焊接自动化,在燃料电池车载/活化用DC-DC变换器、焊接高频脉冲电源及其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罗锐,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23 级博士,博士期间主要从事高性能碳气凝胶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永欣,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主要从事表面防护涂层材料研究,获得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
张达威,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美国材料性能与保护协会会士,Corrosion Science 期刊副主编。主要从事智能耐蚀材料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智能防腐涂层、微生物腐蚀与防护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腐蚀研究等,发表 SCI 论文 200 余篇,引用 13000 次(h 因子 63)。
南昌航空大学 陈玉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航空制造产业学院)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江西省航空构件成形与连接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以来,面向国家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攻关、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工作。围绕航空航天特种构件的极端制造,开展新材料及异种材料先进焊接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开发、专用装备研发及工程应用,支撑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对特种构件高质量高精密焊接关键技求。
刘龙,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研究员。于 2021 年在金属所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稀土磁性薄膜材料的研究工作。
标题:汪殿龙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