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谢铿,博士,负责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工信部项目、中国-南非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科技部863、科技支撑计划、企业科技攻关项目等20多项。开发了聚合物光还原金属、光催化/膜分离耦合萃取、三液相萃取金属及调控、复杂硫化镍铜矿多组份深度提取、低品位彩钼铅矿清洁冶金、难处理铂钯矿火法-湿法联合冶炼等技术。
李灿华,安徽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安全与新污染物控制。 主要从事于生态安全与环境危害控制、尾矿资源化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主持湖北省武汉市重大成果转化项目1项,武汉钢铁集团重大科技专项1项。目前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已授权专利33项;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主持或制订行业标准3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
刘德鹏,工程师,现就职于雄安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稀土资源绿色提取分离基础研究、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推广。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4项,公司自主研发项目2项,发表及收录相关学术论文7篇。
熊英,辽宁大学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大学化学院副院长,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荣获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教学名师等,兼任生物基功能大分子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一直致力于稀散元素分离化学及功能材料、生物质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等研究领域。
胡申琛,教授高级工程师。长期在铜钴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领域从事科研、设计与咨询工作。在铜钴尾矿湿法高效提取的机理研究及工程技术领域取得了一些原创性的成果,并在许多矿山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环保效益。
标题:杨亮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