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升科技与芬兰矿业集团合资建设的锂电正极材料项目在芬兰科特卡市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8亿欧元,将助力欧洲新能源产业发展。
晶澳科技的“耀蓝”海上光伏组件首批交付,助力华电昌黎海上光伏试点项目开工。该项目是河北省海上光伏的先锋项目,也是华电集团首个100%海上光伏项目,位于近海区域,工况复杂。晶澳针对海上恶劣环境,推出“耀蓝”系列,采用多种先进封装技术,增强组件抗盐雾、湿热等能力,通过多项严苛测试。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7.66亿度,助力河北能源低碳转型。海上光伏能解决土地资源紧张问题,且更易并网,晶澳将继续推动海上光伏发展。
西藏开投安多土硕100兆瓦光热+800兆瓦光伏一体化项目取得重要进展,4月28日聚光集热塔基础第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成,为后续建设奠定基础。该项目是西藏首个光热示范工程,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2.55亿千瓦时,连续发电能力达15至16小时,能有效缓解藏北地区冬季限电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建设面临高寒缺氧等挑战,但在各方支持下,项目稳步推进,预计2026年10月并网发电,将成为西藏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名片。
4月30日,阿坝州发改委公示了阿坝县“光热+”200万千瓦项目的竞争优选评审评分结果,由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中广核风电和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获得第一名。该项目位于阿坝县麦尔玛镇、洛尔达乡和安羌乡,采用“光伏+N”开发模式,总装机规模200万千瓦,一期实施10万千瓦光热和90万千瓦光伏。项目场址距阿坝县城直线距离约17公里,年平均日照小时数2536小时,辐射数据良好。场址分为光热和光伏两个地块,坐标已暂定。
4月28日,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发布了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中的100MW光热发电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的设备采购招标公告。该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三塘湖镇,新建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项目,配备10小时熔盐储热系统。招标分为汽轮发电机组、蒸汽发生器和聚光集热系统三个分包。投标人需满足近五年至少有1台50MW以上光热项目业绩,具备设计、制造等能力,国产设备不接受代理商,进口设备需有制造商授权,且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月30日,浙江火电新疆吐鲁番鄯善光热发电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上海汽轮机厂设计制造的100MW光热汽轮机一次并网成功,各项指标表现优异。该项目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第二批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之一,总装机容量1GW,其中光伏900MW,光热100MW,储热时长12小时。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等组成的联合体为EPC总承包方,可胜技术负责聚光集热系统的技术方案及设备集成供货等服务。
在海拔3500米的岷山山脉,上海电力的陇南市宕昌一期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成功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宕昌县兴化乡、车拉乡,施工条件恶劣,安装40台风机,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还配套建设了330千伏升压站和长约103公里的架空送电线路,涉及3县12乡镇56村。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产绿电3.9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6万吨,对优化当地能源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晶科能源近日宣布将为沙特第五轮可再生能源光伏项目中的AHK2(500MW)和MAS(1250MW)两大项目供应1.75GW的N型TOPCon组件,这是其与法国电力新能源公司合作的又一里程碑项目。这两个项目位于沙特沙漠化区域,面临高温、干旱和沙尘暴等挑战。晶科能源凭借高效N型TOPCon技术,为项目提供低衰减率、抗风载、防沙尘等优势的Tiger Neo组件,不仅助力当地能源转型,还通过光伏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受到业主高度认可。
4月28日,中国化学十三化建第七分公司承建的甘肃巨化硅氟新材料一体化二标段项目在玉门市经济开发区开工。该项目总投资超410亿元,占地8118.13亩,预计2026年6月30日建成。投产后将生产工业硅、多晶硅、含氟聚合物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光伏等领域,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第七分公司负责该项目部分装置的建筑和安装工程。项目部将严格要求,科学调配资源,确保高效履约,提升企业品牌和竞争力。
4月24日,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占地70亩,分两期建设,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态锂电池产能,填补环京地区高能量密度电池产能空白。预计新增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5000万元,带动就业200人,推动张家口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基地办副主任盛伟表示将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项目6月开工,2026年底前投产。
智利矿业领军企业安托法加斯塔宣布将投入2亿美元开展卡乔罗铜矿勘探工作,该项目位于阿塔卡马沙漠矿区带,已探明高品位铜矿资源。
加拿大巴塔哥尼亚黄金公司宣布获得4000万美元投资,用于开发阿根廷里奥内格罗省的卡尔卡特茹金矿项目,该项目黄金资源量超过100万盎司。
智利作为全球最大的铼生产国,其产量占全球总供应量的50%。这种稀有金属凭借优异的物理特性,在航空航天和新能源领域展现出日益重要的战略价值。
尼日利亚与南非正式签署矿业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矿产勘探、技术共享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举标志着尼日利亚加速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减少对石油产业的依赖。
阿尔法矿产资源公司宣布其位于刚果(金)的比西锡矿恢复生产。该矿此前因安全局势被迫停产,导致全球锡供应紧张。随着矿区安全形势改善,生产逐步恢复,有望缓解半导体行业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压力。
惠生清洁能源科技集团近期签署了苏里南近海52号区块的FLNG设施可行性研究合同。该设施将部署在距离苏里南海岸120公里的海域,作业水深450米,建成后可接收海底原料气生产LNG和凝析油,供应当地及国际市场。凭借全链条技术自主化能力、成熟预设计方案及丰富交付经验,惠生清能赢得国际竞标。此次项目不仅为苏里南能源自主化助力,还将为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提供新支撑。公司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推进全球能源转型。
再生绿氢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新建的年产80万吨绿色氢氨合成工厂项目于4月24日获批。该项目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新材料产业园区,计划总投资70亿元,建设年限为2025年10月至2027年12月。项目分两期建设,建成后年产12万吨绿氢和80万吨绿氨。一期工程包括工艺生产装置、储运装置、辅助设施、公用工程及厂前生活设施等,设备总计949台。
4月30日,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4·30”项目全部成功并网,展现了集团强大的建设实力。项目启动后,集团党委统筹部署,各在建项目团队日夜奋战,确保安全和质量,最终51个项目顺利并网,其中16个提前完成,累计装机容量超500万千瓦。接下来,新能源集团将把此次积累的经验融入后续工程,继续打造更多精品和标杆项目。
4月29日,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承建的河北华电昌黎500MW海上光伏试点项目首片钢网架顺利发运。这是环渤海地区最大海上光伏示范项目,总规划500MW,年发电量可达7.7亿千瓦时,减排效果显著。曹妃甸重工团队首次接触螺栓球网架结构,迅速建立沟通机制,优化方案,挖掘资源,布置生产线,引进设备,克服吊装等困难,顺利完成任务,获业主认可。下一步,他们将继续秉持精益求精理念,发挥核心优势,强化质量管控,助力项目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