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基纳法索总理让-埃马纽埃尔·韦德拉奥果宣布,该国计划进一步扩大对工业矿山的国有化控制,以从其丰富的资源中获取更大份额的收入。这一举措是布基纳法索加强资源控制、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步骤。去年,布基纳法索修订了采矿法,并成立了新的国有矿业公司SOPAMIB。通过国有化,布基纳法索希望最大化其黄金储备的收入,并重启受不安全因素打击的经济。
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科技大会。大会总结了2024年的科技创新成果,并部署了下一阶段的科技创新任务。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政府领导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贵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大会期间,多位院士专家围绕贵金属新材料的基础研发、前沿技术突破和产学研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主题报告和分享。会议还发布了7个2025年贵金属集团重大项目,并表彰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杰出青年人才及优秀创新团队。
苏州擎动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铂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上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该公司开发的新型铂碳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能够制备出小尺寸且粒径均匀的催化剂,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面积。这一技术成果不仅提升了燃料电池的性能,还为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擎动科技在催化剂和膜电极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车辆,装机量在国产核心材料厂商中领先。
近日,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院)成功中标内蒙古曹四夭钼矿采选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该项目设计规模达1650万吨/年,总投资约70亿元,旨在保障国家战略性钼资源供给,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长沙院将充分发挥其在岩土工程、矿山地质、采矿选矿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构建绿色矿山典范基地。
老挝甘蒙色邦菲光伏发电项目(一期)成功投运,成为老挝首个并入国家主电网的光伏配储项目。四方股份为该项目提供了5MW/10MWh储能系统及集成解决方案,采用智能温控、预警算法等技术,确保系统在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项目缓解了当地电力紧张,提升了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四方股份凭借此项目实现储能技术国际化突破,展现了其全球项目管理与本地化服务能力,未来将持续深化全球布局,推动能源转型。
4月29日,通渭易恒宸1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在马营镇东关村顺利完工。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占地约39亩,采用先进磷酸铁锂储能技术,可有效提升电网调峰能力,保障电力稳定供应。作为甘肃省首个百兆瓦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将释放通渭县新能源优势,助力打造陇中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和定西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寰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在瓜州县北大桥高载能产业园投资建设的300兆瓦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生产项目正在全力推进。该项目具备安全可靠、寿命长、可持续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风光电厂配套储能和电网调峰调频。项目于2022年5月开工,2023年5月投产,总投资已扩大至100亿元,形成从矿石开采到储能装备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预计年产值80亿元,利税12亿元,带动800人就业。
2025年4月27日,好风光储能技术(成都)有限公司与海南斯玛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未来三年内投资20亿元建设2个电芯基地和4个集成基地,总产能超16GWh。双方将推动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该技术具有“本征安全、延寿降本、绿色回收”优势,突破传统产业链局限,构建全生命周期本征安全体系。此次合作旨在加快构建全球新型储能产业生态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4月29日,云南曲靖市陆良县500MW/1000MWh共享储能项目(一期)正式并网投产,接入南方电网曲靖供电局220千伏沙林变电站。该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技术,一期建设容量200MW/400MWh。曲靖供电局克服工期紧、任务重等压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并网。项目投产后,有效改善了区域电源结构,解决了新能源消纳问题,提升了电网调节能力,为曲靖市“风光火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
4月29日,云南元江县新型共享储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容量100MW/200MWh,采用磷酸铁锂技术,位于元江产业园区干坝厂区,占地28.5亩,总投资约1.87亿元,计划工期6个月。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向电网放电6570万kWh,运营期内预计缴纳企业所得税约4903万元。该项目将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提高输电能力和电网稳定性,助力元江县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4月29日,汉星能源承建的200MW/400MWh电池储能项目在安徽六安霍邱县冯井镇顺利并网交付。该项目占地50.56亩,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与液冷散热技术,配套220kV升压站。每年可供应2亿至2.4亿度绿电,有效提升电网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与储能深度融合。项目预计年产值近亿元,年税收近千万元,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彰显汉星能源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实力与责任担当。
4月29日,由电工时代承建的东营津辉二期295MW/600MWh储能电站一次并网成功,标志着山东省在新型储能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该项目采用浸没式冷却、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全钒液流电池等前沿技术,具备毫秒级响应和25年超长寿命。并网后,日均可调节600MWh,满足12万户家庭用电,提升风电、光伏消纳效率15%,为山东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能,以绿色成果献礼新时代。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发的高比能深海充油自承压式锂离子硅碳电池组在南海完成 4200 米级深海试验,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该电池组攻克高比能锂离子硅碳电芯技术,能量密度超 400Wh/kg,优化 BMS 架构,构建智能能量管理网络,解决深海极端压力下的技术难题,采用多项创新技术。搭载着陆器完成 4 次深海作业,工作超 72 小时,实现轻量化、高可靠、长续航等指标。
4月28日,华润电力连江海上风电项目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该项目位于福建省连江县东侧海域,总装机容量700兆瓦,年上网电量30.17亿千瓦时,可减少碳排放约247.6万吨。它采用多种先进技术,破解深水区建设难题,被列为“大容量外海深水区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这标志着该项目在技术创新、环境效益等方面获权威认可。未来,华润电力福建公司将深化新能源布局,加大研发投入,助力能源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贵州贵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轧制出8微米超薄电池箔,刷新研发纪录。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电池铝箔作为关键材料,其厚度、强度等指标直接影响电池性能。贵铝新材紧跟市场需求,提前布局研发,核心团队经过多次调试和试验,攻克技术难关,最终实现超薄电池箔的成功轧制,核心指标超预期达标,为其在新能源电池材料市场赢得新机遇。
近日,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的200万千瓦风电制绿氢5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厂(一期)T+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公布中标结果,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位于内蒙古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购范围涵盖制氢装置及相关配套设施。承包人需综合考虑绿色电力波动性,合理设计制氢车间布局等。项目计划2025年11月30日中交。
西门子交通集团为南巴伐利亚铁路公司打造的零排放氢动力列车即将投入运行。这批Mireo Plus H型列车将于2026年底在米尔多夫至博格豪森的非电气化线路上运行,替代柴油列车,降低碳排放和污染。列车配备九个自行车停放位、优化手机信号的高频透光窗户和低地板设计,方便乘客使用。同时,搭载欧洲列车控制系统,确保安全高效运行。西门子还获得了氢气供应系统服务合同,推动绿色交通发展。
荷兰政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计划从2030年起要求燃气发电站添加至少1%的氢气,并在2032年将比例提高到5%。到时,部分燃气发电站会接入国家氢能网络,若无法接入,可通过卡车运输氢气或在附近生产氢气。此外,还允许交易氢气立方米数,超标的发电站可由燃烧纯天然气的发电站抵消,以此实现零二氧化碳排放且可控的目标。
近期,美国加征关税对全球光伏产业造成冲击,中国光伏企业因进口高纯石英砂受限面临困境。但2025年中国在河南和新疆探明高纯石英矿,储量丰富且纯度高,被列为新矿种,实现了国产化突破。这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产业链效率,推动光伏组件成本下降。中国企业加速扩产,产能大幅提升,技术上也取得突破,国产石英砂质量接近进口水平。在全球市场,国产砂凭借价格优势,出口量大增,打破欧美技术壁垒。未来,中国需应对美国可能的出口管制和关税压力,同时加速海外布局,推动合成砂发展,进一步巩固光伏产业优势。
2025年一季度,国内黄金市场在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呈现稳健发展态势。生产企业通过优化开采工艺提高产量,投资类黄金产品需求显著增长,交易所市场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
沙特阿拉伯正加速推进矿产资源开发,计划开放超过5万平方公里的勘探区域,吸引国际资本参与。作为全球矿业投资的新兴热点,该国已探明5000多个矿产地,涵盖金、铜、锌、稀土及磷酸盐等关键矿种,其中铜矿和金矿资源尤为丰富。
中国稀土集团牵头制定的《钕铁硼焙烧再生原料》国家标准近日获批,将于2025年11月正式实施。该标准填补了稀土二次资源利用领域的空白,有助于提升我国稀土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晶科能源2024年组件出货量达92.87GW,连续六年位居全球首位。尽管行业竞争加剧,该公司仍持续推进N型技术升级,并加速储能业务布局,以应对市场变化。
隆基绿能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遭遇上市以来最大亏损,全年净亏损达86.18亿元。董事长钟宝申在致股东信中坦言,行业供需失衡叠加经营决策失误是业绩下滑主因。
百色市2025年重点推进3个锂电相关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22亿元。项目涵盖正极材料、锰基新材料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将依托当地矿产资源优势打造完整产业链。
淖尔能源旗下世吉辉新能源在宁夏石嘴山投建的20MW分布式光伏项目近日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采用高效多晶硅组件及铝合金支架结构,预计年发电量可满足当地数千户居民用电需求,为西北地区清洁能源发展注入新动力。
吉利控股集团完成电池业务整合,成立"吉曜通行"电池产业集团,统一"神盾金砖电池"品牌体系。通过自供电芯比例提升至30%的战略布局,吉利正加速应对动力电池行业头部竞争,同时推进磷酸铁锂技术优化与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