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上汽集团与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尚界”项目投资协议,标志着“尚界”整车生产和电池配套项目正式落户临港新片区。该项目首期投入达60亿元,组建超5000人的团队,并计划在2025年秋季推出首款车型。尚界项目不仅将提升上汽临港基地的整车年产量至28万辆,还将带动临港新片区汽车产业链产值每年增加500亿元。
日本政府正在研究调整汽车税,以应对豪华电动汽车数量快速增长但税负过轻的问题。当前,电动汽车的税负较低,无论车辆大小和价格如何,税额保持不变。这一政策虽然有助于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税收收入的减少。日本政府计划通过调整税收政策解决这一问题,但面临诸多复杂挑战,包括国际政治压力和国内政治分歧。
蔚来在2025年4月29日宣布,随着湛江赤坎区和徐闻县2座换电站的投入运营,其在广东实现了换电县县通,428座换电站覆盖了122个区县。截至当日,蔚来在全国已布局3289座换电站,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达979座,另有2794座超充站、4520座充电站以及26106根充电桩,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超1234000根。蔚来计划在2025年6月30日前在14个省级行政区实现换电县县通,覆盖1200多个县级行政区。
在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海斯坦普集团凭借其在汽车金属零部件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积极研发适配电动汽车的技术和产品。2025年上海车展上,海斯坦普展示了包括新一代白车身、底盘系统、电池盒等在内的多项创新成果,彰显了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技术领导力和对未来出行的承诺。
近年来,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在老挝市场发展迅速,比亚迪、奇瑞、极氪等品牌逐渐成为老挝各大城市的常见车型。凭借高性价比、现代化设计和出色的安全性能,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老挝市场站稳脚跟,并推动了当地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老挝政府也在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据消息人士透露,宁德时代计划在下个月启动香港上市程序,目标筹资至少50亿美元。这将是近4年来香港规模最大的股票发行之一。宁德时代此次上市的部分资金将用于在匈牙利建设一座价值73亿欧元的电池工厂,进一步拓展其全球业务布局。
零跑汽车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宣布了其海外市场的雄心勃勃目标,计划到2025年实现5万至8万辆的海外销量,并在2026年年中实现欧洲本土生产。这一计划标志着零跑汽车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略布局,特别是在西班牙、德国等重点市场。
4月28日,中国石化在深圳龙珠源加能站建成了首座比亚迪兆瓦闪充站。该站点采用比亚迪最新的“兆瓦闪充”技术,以1000V高压架构和10C高倍率电池为核心,实现了充电功率1MW的突破。这一技术让新能源车在5分钟内即可补充400公里续航,平均每秒充电2公里,极大地提升了充电效率。
在2025上海车展上,长城汽车展示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全面布局与技术创新。通过构建Hi4技术体系,实现全动力、全场景覆盖,长城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果,更通过全球化战略,将新能源技术推向国际市场。同时,长城汽车通过直营体系和用户互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新能源时代的市场竞争力。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社长毛笼胜弘一个月内两次访华,聚焦长安马自达“双百翻番”战略。该战略旨在构建“中国创新-全球验证-技术反哺”的闭环生态,依托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打造产品,并通过南京工厂反哺全球市场。南京工厂已完成智能化改造,自动化率达90%,兼容双平台生产,从传统燃油车基地升级为新能源技术输出中心。
2025年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新政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等多维度措施,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行业注入信心。
梅雁吉祥于2025年4月29日宣布,其投资的广东吉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地铁18号线成功实施了广东省首个飞轮储能项目。该项目不仅标志着飞轮储能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首次应用,还为梅雁吉祥在飞轮储能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公司后续将全力推动更多飞轮储能项目试点机会,助力绿色能源转型。
4月28日,全国规模最大、广东省首个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宝安老虎坑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由深圳能源集团所属湾区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利用约14.6万平方米的垃圾填埋场堆体资源,建设装机容量为13MW的光伏发电系统,预计年发电量约1400万度。项目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还实现了生态修复与能源生产的双重效益。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正在积极推进临泽板桥羊台山300MW/12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推动储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项目对储能系统的技术与安全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以确保高效与安全运行。
马克斯·普朗克可持续材料研究所(MPI-SusMat)开发出一种创新的无碳镍提取技术,利用氢等离子体高效提取镍。这一技术不仅显著降低了碳排放,还提高了能效,减少了对高品位矿石的依赖。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有望为交通和制造领域的电气化转型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挪威海德鲁公司(Norsk Hydro)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调整后的EBITDA同比增长76%,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28亿挪威克朗大幅增长至58.61亿挪威克朗。氧化铝业务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
澳大利亚矿业公司Lindian Resources近日宣布,已通过具有约束力的股份购买协议(SPA),从少数股东手中收购了Bauxite Holding剩余的25%股权,从而实现了对几内亚Lelouma铝土矿项目的全资控股。这一举措不仅消除了与初始收购相关的所有权稀释和财务风险,还为公司进一步开发这一优质矿产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锡某铝业企业近日推出创新型热交换组件,该产品采用特殊结构设计,在提升传热效率的同时,大幅提高了组件的可维护性,为热交换领域带来新的技术突破。
近期,全球贸易环境波动加剧,铝行业面临多重挑战。尽管国内电力、新能源等领域需求短期支撑铝消费,但出口受阻及成本压力或导致铝价在二季度末承压。
广西百色兴和铝业近日向韩国出口200吨厚度仅0.28毫米的超薄铝卷,这批产品将用于高端空调制造,标志着百色铝加工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澳大利亚矿业公司Capricorn Metals近日以160万美元收购Sabre Resources旗下宁汉黄金项目,该矿区位于西澳大利亚默奇森地区,与收购方现有金矿项目形成协同开发效应。
屹通新材在金属材料生产中采用铜作为合金添加剂,通过订单导向的精准采购模式,实现原材料的高效利用。公司铜元素采购量占比较小,体现了精细化生产管理能力。
宝武镁业五台宝镁二期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规划年产10万吨高性能镁合金,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新产线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轻量化材料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博俊科技近日宣布将在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0亿元建设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生产基地,以提升在长三角地区的生产配套能力。该项目将由新设立的浙江博俊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湖南白银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达18.9亿元,同比增长19.01%,净利润2798.3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94.88%。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子公司宝山矿业的整合贡献。
珀尔修斯矿业宣布将投资5.23亿美元开发坦桑尼亚Nyanzaga金矿项目,该项目由珀尔修斯持股80%,坦桑尼亚政府持有20%权益,标志着这一重要金矿资源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
远航精密最新生产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镍带、箔产品产量达1000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1%,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良好增长态势。
华锡有色近日以市场化竞拍方式成功获得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寨平铅锌矿探矿权,该矿区位于丹池成矿带,面积超7.5平方公里,具备锌、铅、锡、锑等多金属找矿潜力,将进一步提升企业资源保障能力。
西班牙技术企业Ingeteam与丹麦欧洲能源公司达成合作,将为澳大利亚两座总装机137兆瓦的太阳能电站提供光伏逆变器解决方案,项目分别位于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
西部黄金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36.1%,归母净利润3461万元,同比增长7.8%。公司黄金及锰矿产品销售表现突出,成为业绩增长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