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铝股份所属广西华昇建设的行业首座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装机容量为4.35兆瓦,利用赤泥堆场回水池4.1万平方米的水域,开创了工业固废处理与新能源开发的协同发展新模式,为有色金属行业的绿色转型树立了标杆。
2025年2月2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了山东黄金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根河市比利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案件。这一批准标志着山东黄金在拓展资源储备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特变电工(600089.SH)在塔吉克斯坦的金矿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黄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7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公司金矿产量(金金属量)约为2-2.5吨/年,这一产量水平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黄金领域的市场地位。
中国五矿作为以金属矿产为核心主业的中央企业,历经七十余载的稳健发展,已在金属矿产、冶金建设、科技产业、贸易物流、金融地产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强大的业务板块。与湖南省的合作历史源远流长,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双方在矿产资源开发、金属冶炼及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科特迪瓦预计2025年黄金产量将创下历史新高,这主要得益于2024年投产的Lafigue金矿的产量增长。该国正通过发展采矿业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预计今年黄金产量将达到62吨。
此次交付的钙钛矿生产线,汇聚了鹑火光电团队的智慧与汗水,从设计到制造,每一步都精益求精。生产线涵盖了激光划刻、狭缝涂布、磁控溅射、层压、清洗等一系列关键设备,这些设备不仅配置高端,更在高度集成化与智能化方面展现出卓越性能。
CVADCS是华为云专为矿山场景设计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通过车云协同智能架构,实现了露天矿山运营效率的大幅提升,最高可达135%。在极端环境下,如海拔5000米的西藏玉龙矿区,CVADCS已成功支持矿区智能驾驶系统的常态化运行。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前首席执行官Marcos Lima指出,美国对铜征收关税将推高消费者价格,因国内生产无法弥补供应缺口。美国铜产量持续下降,进口依赖度上升,供应链脆弱性暴露无遗。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乔纳森·威尔金森宣布,将矿产勘探税收抵免政策延长两年,以支持勘探项目和能源投资。此举旨在确保采矿业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减少对中国资本的依赖。
该项目位于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工业园区(化工集中区),计划从2025年2月开始建设,至2027年2月完成。项目将建设一座规模宏大的可再生氢能制储运基地,其制氢量高达174000Nm³/h,相当于年产氢量4.7万吨,储氢量更是达到了70吨,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绿氢项目。
该智能管控系统深度整合了有色冶金企业的生产车间DCS系统、智能装备以及全厂传感设备,形成了高度集成的生产操作与管控体系。它打破了传统有色冶炼厂各工序、设备间的信息孤岛状态,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智能分析,极大地提升了工厂的生产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广东巨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铝合金汽车轻量化材料项目于2月28日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8.5亿元,用地面积105亩,主要生产高端铝合金汽车轻量化材料,年产量达3万吨,为汽车工业绿色转型提供支持。
新疆星泽腾辉新材料有限公司再生铝项目于2月28日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2.3亿元,预计年产量10万吨。该项目将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据悉,该设施预计年产量将达到1000吨,足以满足50000至60000辆电动汽车的使用需求。这一项目预计将于2027年6月完成,总投资约为213亿日元,其中71亿日元已获得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补贴。
中材科技的重磅展品——70MPa 210L-IV型储氢气瓶,在海外首次亮相即成为全场焦点。该气瓶凭借三项核心突破引领行业:其压力等级与储氢效率均达国际领先水准,10瓶组系统可承载84Kg氢气,赋能重卡800公里续航,满足了高压高效储氢的需求。
海马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海南的示范运营取得了显著成果。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海马7X-H在多个国际盛会和网约车试运营中表现出色,累计行驶里程超80万公里,单车最高达3万公里。车辆凭借“零碳排放、绿色出行”的特性,以及安全、可靠、动力强等优势,赢得了用户和市场的广泛好评。同时,项目团队通过大量实测数据,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海马汽车将继续扩大运营范围,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助力海南自贸港构建全链条零碳排放汽车生态系统,推动“氢能岛”建设。
金诚信公司近日披露了Lonshi铜矿东区项目的开发计划,设计开采规模为250-350万吨/年,预计年产铜金属约10万吨。该项目采用地下开采方式,计划基建工期为4.5年,达产后将为全球铜矿供应提供重要支持。
2025年省级重点工程——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进展顺利。项目位于山西潇河产业园区,2023年3月开工,建成后年产量分别达20000吨和12000吨。面对诸多难题,团队坚定信念,科学规划,强化沟通协调,成功实现王答变电站两路10千伏线路送电,完成电力保障体系贯通,具备设备调试条件。公司负责人表示,将以送电为契机,继续推进项目,确保按期投产,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近日,金茂智慧交通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动力电池、充换电技术及电池银行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旨在破解行业补能难题,推动新能源重卡补能体系升级,助力绿色货运产业转型。此次合作是宁德时代零碳生态圈扩展的重要一步,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为重工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补能方式,并探索储能、微电网等领域的应用,共同促进新能源车辆推广及产业链零碳化发展,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
昆兰新能源在山东成功交付了2.5MW/5MWh钠离子储能项目,这是其在钠离子储能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该项目采用DC/DC+PCS集散式方案,优化了电池簇充放电控制,提升了电池利用率。同时,在BMS、温控、消防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优化,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昆兰凭借技术创新和严谨管理,累计交付100MWh+项目,展现了强大的实力。钠离子电池作为储能新势力,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好等优势,昆兰正推动其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引领储能新时代。
电气风电的海神平台EW14.0-270机组于2月28日在广东临海试验基地成功完成吊装。该机组是专为中低风速海域设计的高可靠性、高收益风电机组,融合了海上风电十余年成熟经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它采用创新碳纤维叶片、高度集成的驱动链方案,具备优异的抗台性能和构网型技术,还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提升运维效率。机组荣获多项行业荣誉,如2024年度“最佳海上风电机组”等。其年发电量超5600万度,可满足约3万户家庭用电,助力节能减排,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江丰电子生产的超高纯金属靶材是制造AI芯片的关键材料。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公司正积极开拓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AI芯片需求。
2月28日,京能电力京秦热电的70MW风电项目在秦皇岛市青龙县获核准批复,正式落地。该项目从公司成立到完成用地预审等审批流程仅用3个月,为一季度“开门红”和“全年红”注入动力。下一步,京秦热电将围绕“管理提升年”目标,在“抢、稳、进、保”措施下,朝着更高、更稳、更精、更效、更严的方向奋进,打造安全高效优质新能源项目,助力企业高质量转型。
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正泰新能凭借领先光伏技术助力巴基斯坦多个屋顶光伏项目,推动当地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这些项目采用正泰新能的明星产品ASTRO N5,具有高效发电和高可靠性,为当地居民和企业提供了清洁电力,降低了用电成本,减少了碳排放。巴基斯坦太阳能资源丰富,但长期面临电力短缺问题。正泰新能的项目不仅缓解了这一困境,还创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绿色经济发展,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能源合作树立了典范。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宣布2025年将投入7.5亿元专项资金,启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342个地质勘查项目,重点聚焦金、铜、锡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近期发现金伯利岩,并在选矿样品和钻探岩芯中选出138粒金刚石,实现零的突破。这一发现为研究该地区深部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自然资源部近日召开“十五五”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思路研讨会,专家围绕矿产资源安全、开发与保护、陆海资源统筹等议题展开讨论,旨在科学谋划未来五年中国矿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通威股份与巴基斯坦三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签约650MW光伏组件供应协议,其TNC-G12/G12R高效组件成合作亮点。巴基斯坦虽有丰富日照资源,但长期依赖传统能源,面临电力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光伏作为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巨大。通威凭借技术实力,为巴基斯坦定制解决方案,其TNC-G12/G12R组件通过严苛测试,展现卓越性能。同时,通威推出基于TNC 2.0技术的组件,革新升级,提升全生命周期发电效能,为全球市场提供高价值光伏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在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中取得显著成果,2024年新增铁矿石资源5.91亿吨、金矿资源80.6吨、钼矿资源5.24万吨。通过绿色勘查装备技术的应用,内蒙古在矿产资源增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实现了双赢。
3月3日,中船风电(通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中船通辽市50万千瓦风电制氢制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通过备案。该项目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工业园区,计划总投资19.4亿元,其中自有资金1.14亿元,银行贷款18.26亿元。建设规模包括生物质气化装备和年产18万吨甲醇合成装置,配套建设生产车间等设施。此前,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8.53亿元,包含72000Nm³/h电解水制氢系统,此次调整后,总投资减少9.13亿元,取消了电解水制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