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开发商Edify Energy在维多利亚州部署的185MW/370MWh Koorangie电池储能系统成功投运。该项目采用特斯拉Megapacks储能单元,配备虚拟机模式逆变器,为电网提供关键强度服务。Edify与壳牌能源签署15年电力采购协议,确保项目稳定收益。维多利亚州政府为项目提供1.19亿澳元支持,助力澳大利亚向100%可再生能源目标迈进。
近日,中国能建旗下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东北院、龙江能建相继中标多个共享储能EPC总承包项目,总金额达87亿元。项目涵盖磷酸铁锂电池、全钒液流储能等先进技术,旨在提升电网调峰能力,推动新能源消纳,助力区域能源结构优化。
近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将实现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案提出科学有序扩大有效需求,优化储能应用场景,并鼓励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助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
电池储能开发商BW ESS公司执行董事Roberto Jimenez表示,德国已成为欧洲最热门储能市场。BW ESS与MIRAI Power合作,计划在德国南部部署1GW储能系统。德国储能市场吸引力在于其庞大的电力规模、高流动性和套利潜力。尽管辅助服务市场趋于饱和,但储能系统通过能源交易和套利的收入占比将越来越大。开发商需创新项目模式以应对市场整合趋势,德国储能市场未来发展将对全球储能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2025年2月21日,内蒙华电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北方上都正蓝旗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60%股权与北方多伦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75.51%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此次交易旨在提升公司清洁能源占比,优化业务结构,降低对传统火电业务的依赖。
2025年印尼国际车展上,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为焦点,凭借智能化配置、出色续航和安全性能赢得观众赞誉。与去年相比,中国汽车品牌阵容更强大,五菱、奇瑞、比亚迪等品牌占据展馆“半壁江山”。印尼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兴趣浓厚,销售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在印尼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中国车企正在印尼加速本地化生产,提升市场竞争力。如今,印尼消费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已从“经济实惠”升级到“高端智能”,中国品牌的崛起让世界对“中国智造”充满期待。
2025年2月,TaiyangNews发布了最新版《TOP SOLAR MODULES Listing》报告,收录了32家公司的50款已实现商业化量产出货的太阳能组件。爱旭的Comet 2U系列组件以24.2%的转换效率和655W的最高功率输出继续保持领先。Maxeon Solar的Maxeon7组件和隆基绿能的Hi-MO X6组件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显示出光伏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激烈。
咨询机构Enertis Applus+指出,电池储能系统的消防安全应成为行业首要关注点。尽管火灾发生率低,但每次事故都可能引发公众担忧和政府关注。为此,需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包括消除火灾隐患、采用更安全材料、加强工程控制、优化场地布局及制定管理控制政策。通过这些措施,可在现有标准之外显著降低火灾风险,推动电池储能技术的安全应用。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电力2025》报告,到2027年,太阳能发电预计将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约一半。报告指出,全球电力消耗量将在未来三年内以每年近4%的速度增长,主要由工业、空调、电气化和数据中心的使用量推动。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增长将使其成为仅次于水电的世界第二大低排放电力来源。
近日,梅耶博格宣布与德国可再生能源公司IBC Solar达成合作,为其供应符合意大利“Transizione 5.0”计划的德国制造光伏组件。这些组件由梅耶博格在萨克森州Freiberg的工厂生产,尽管该工厂已于4月关闭,但库存组件仍能满足市场需求。此外,梅耶博格将继续在德国塔尔海姆生产太阳能电池,而非在美国扩产。
深圳市远信储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2025年电芯框架招标计划,拟采购5GWh磷酸铁锂电池,其中国内4GWh,国外1GWh。此次采购聚焦3.2V/314Ah规格电芯,旨在满足国内外储能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全球储能领域的布局。
2025年2月20日,龙源电力国能源创阿拉善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场站多能互补协同控制研究与实证基地示范项目200标方PEM电解槽制氢设备及附属设备采购公开招标结果公布。该项目旨在通过高效制氢设备提升新能源场站的多能互补能力,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
2024年,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NEM)中电池储能系统平均收入达14.8万澳元/MW,同比增长45%。尽管频率控制辅助服务(FCAS)收入下滑,但能源交易收入翻倍至10.2万澳元/MW,推动整体增长。昆士兰州的Bouldercombe储能项目表现最佳,年收入达336,000澳元/MW。Modo Energy预测,未来三年内,澳大利亚储能装机容量将增加9倍,长时储能系统将成为主流,资本支出预计下降20%,推动储能技术更具经济吸引力。
国资央企在新能源领域积极“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展开广泛合作,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这些合作不仅地域覆盖广、模式丰富,还不断提升合作内涵,为合作伙伴提供绿色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例如,中国钢研与意大利船级社签约,共同搭建低碳新能源材料国际合作平台。国资央企作为能源安全的主力军,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在境外的绿色低碳能源投资已超传统能源,技术与人才优势明显,这为推进新能源国际合作、优化海外市场布局、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2025年2月20日,龙源电力国能源创阿拉善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场站多能互补协同控制研究与实证基地示范项目带压碱性电解槽及附属设备采购公开招标结果公布。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凭借其在电解槽制氢设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经验,成功中标该项目。此次中标不仅展示了双良新能源在碱性电解槽制氢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其在氢能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2月,正泰新能源参与了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风能发电系统 沙戈荒型风力发电机组》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会”。此次标准制定旨在提升沙戈荒型风电机组的环境适应性和运行可靠性,推动我国在特殊环境下的风能资源高效利用。正泰新能源凭借丰富的风电项目开发经验,为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5年2月18日,伦敦“储能峰会”探讨了欧洲储能市场的现状与未来。专家指出,欧洲储能市场呈现区域分化,部分国家依赖商业机遇,而另一些国家通过政府采购和财政支持推动发展。长时储能系统在欧洲仍面临挑战,仅有英国制定了专门计划,其他地区多依赖市场机制。未来,寻找稳健且可持续的采购路径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美国锂电池制造商FREYR Battery近日宣布,取消其在佐治亚州投资26亿美元的锂电池工厂计划,并将项目地块以5000万美元出售。公司表示,此举源于电池价格下跌、管理层变动及战略调整,未来将专注于太阳能电池业务,并将全球总部迁至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
山东枣庄400MW/800MWh电化学储能项目近日开工,总投资12.4亿元。该项目采用比亚迪刀片电池储能系统,结合超高集成CTS技术和新一代配刀储能方案,实现零部件数量降低36%,空间利用率提升98%,结构强度提升30%。建成后,项目将解决地区风电光伏弃风弃光问题,提升电网调峰调频能力,助力山东能源转型,为全国储能产业发展提供示范。
澳大利亚清洁能源委员会(CEC)近日发布报告称,2024年澳大利亚储能市场表现强劲,约4.029GW/11.348GWh的储能系统已获得财政承诺。其中,五个大型储能项目在第四季度开工建设,总投资额达39亿澳元,进一步推动了该国清洁能源转型。
近日,华为数字能源在国际权威机构DNV的见证下,成功完成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的极限燃烧试验。试验基于UL9540A标准,大幅增加热失控电芯数量,验证了系统在极限条件下的安全防护能力。结果显示,即使12颗电芯同时热失控,箱内无可燃气体,主动点火无燃爆,且耗时7小时才触发燃烧,为事故干预提供充足时间。此次试验标志着华为在储能安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行业树立了新的安全标准。
美国储能电池制造商KORE Power近日宣布,取消其总投资10亿美元的电池工厂计划,同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Lindsay Gorrill已辞职。该工厂原计划生产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总产能为12GWh,但因公司重组和市场环境变化,项目被搁置。
2024年,中国储能电芯企业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动力等企业稳居海外出货量前列。凭借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和全球化布局,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更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劲竞争力,成为全球储能领域的中坚力量。
2025年2月19日至21日,星云股份携多款锂电池测试与储能解决方案亮相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周,展示了其在锂电池检测、智能制造及储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并与全球行业专家深入交流,推动智慧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广水市通过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成功解决了乡村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观音村的充电站配备8台V2G直流充电桩和528千瓦光伏组件,实现100%本地绿电供应,充电费用仅为燃油车的五分之一。截至目前,广水市106个试点村共安装充电桩1075台,形成覆盖城乡的充电网络,入选“国家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为新能源汽车下乡提供了成功范例。
远东电池新研发的21700-6000mAh圆柱电池组成功搭载于国内第四代工业四足机器人,为其提供强劲动力支持。该电池组通过创新设计和高能量密度,显著提升续航能力和循环寿命,为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2025年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周上,新能安与TDK联合展示了全场景储能产品矩阵及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针对日本市场对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核心诉求,双方推出了极致安全设计、抗震可靠性、超长循环寿命和宽温域应用的储能解决方案,覆盖家庭、工商业、高功率UPS及便携电源等场景。
固态电池的量产之路备受关注,多家车企和电池生产商纷纷公布量产计划,将2027年视为关键节点。然而,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仍未确定,电解质的选择、界面问题、制造工艺等仍是技术瓶颈。尽管如此,行业仍在积极推进量产,车企和电池生产商在技术路线上各有所选,市场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专家指出,聚焦硫化物电解质的技术路线是当务之急,而固态电池的量产不仅面临技术挑战,还受制于高昂的成本。未来几年,固态电池的发展将逐步明确,但其大规模应用仍需时间验证。
倍杰特近日宣布,西藏矿业的扎布耶盐湖提锂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通过电提锂技术的优化,生产成本有望大幅降低。未来,公司计划通过多种模式布局盐湖提锂业务,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雅化集团近日表示,四季度锂盐产品销量显著增加,优质客户订单稳定,生产运营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民爆业务盈利能力稳健,整体经营业绩环比改善。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努力实现2025年业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