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Eku Energy宣布成功收购英国开发商Bluestone Energy的1GW/2GWh储能项目组合,涵盖7个规划项目,包括位于萨里郡和多塞特郡的98MW/196MWh项目以及东萨塞克斯郡和肯特郡的240MW项目。此次收购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进一步巩固Eku在英国市场的布局。Eku Energy首席执行官Daniel Burrows表示,此次收购符合公司长期战略,展现了对英国清洁能源市场的信心。Eku在全球拥有约50个储能项目,包括已投运的马尔登40MW/40MWh项目和建设中的巴西尔登28MW/56MWh项目。随着储能技术优化和政策支持,储能正从专业领域走向投资主流,成为优质资产
太蓝新能源,携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超安全Safe+系列产品惊艳登场。此次亮相,标志着太蓝新能源独家定制化的固态电池产品体系首次全方位、完整地呈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4月24日至26日,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山东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约,合作投资“山东无棣300MW/4000MWH新型压缩二氧化碳熔盐储能绿色蒸汽示范项目”,总投资28亿元。该项目是海丰集团产业转型的关键部分,建成后将形成300兆瓦装机容量、4000兆瓦时储能规模,每年提供150万吨清洁蒸汽,助力无棣县优化能源结构,推动鲁北地区绿色低碳发展。
4月25日,山东电建三公司日照岚山光伏项目成功全容量并网发电。作为山东首个“光伏+铁路”示范项目,它直流侧容量10.74282兆瓦,交流侧容量9.15兆瓦,每年可提供约11895兆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减少3.6万吨标准煤耗和11.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该项目不仅为山东绿色能源转型注入新动力,推动“双碳”目标实现,还开创了光伏发电与铁路协同发展新模式,为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能源保障。下一步,项目团队将继续发扬企业精神,高质量推进后续工作。
哥伦比亚13MW Vatia光伏电站是正泰新能供货的绿色能源项目,位于加勒比海沿岸的托卢维埃霍市,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该电站选用高效组件,年发电量达2482万度,能满足13257户家庭用电,每年减少12509吨二氧化碳排放。正泰新能的组件采用先进技术和设计,适应当地复杂环境。哥伦比亚作为美洲第五大光伏市场,光伏发展势头良好。正泰新能将继续在阳光充足的地区拓展,助力零碳未来。
中国电建成都院联合电建海投、CWP Europe签署了塞尔维亚维特罗300兆瓦风电EPC合同。该项目位于潘切沃市,总投资约4.95亿欧元,计划安装48台6.25兆瓦风电机组,并扩建变电站及送出线路。设计运营年限30年,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约7.74亿千瓦时清洁电力。这是中国电建在塞首个新能源控股投资项目,也是中资企业首个中标塞政府新能源激励电价并签署15年长期购电协议的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核能发展迎来新机遇,预计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达1.1亿千瓦,成为高碳能源替代者和系统稳定支撑者。目前,中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核准在建44台,总规模世界第一。经过40年探索,中国形成完整核电工业体系,具备同时建造40余台机组能力。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全面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技术也取得突破。此外,中国积极推动核能开放合作,与多国合作项目进展顺利,还愿与全球共享发展成果,共建核能安全发展命运共同体。
该项目总投资达59.56亿元,规模宏大。年制绿氢3.2万吨,年制绿氨18万吨,其绿氢制备规模在国内已建成项目中独占鳌头,影响力堪比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项目涵盖新能源建设与制氢合成氨两大板块。新能源建设规模为80万千瓦,其中风电70万千瓦、光伏10万千瓦。具体而言,40万千瓦(风电30万千瓦,光伏10万千瓦)采用自发自用模式,另外40万千瓦风电则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同时配套建设40MW/80MWh储能装置,并新建一座220kV汇集升压站。
4月27日,贵州开阳“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在双流镇开工。作为2025年贵阳市首个百亿级项目,该项目以磷为主导,整合磷、钛、锂、氟等资源,建设内容包括七水硫酸亚铁、钛白粉、磷酸铁锂等多种产品生产项目,实现资源精深加工和产业链耦合发展。项目落地后,磷化集团新能源产业将实现锂、铁、钛资源自给自足,还能为省内其他新能源企业提供富余产品,助力全省产业链补链延链,推动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竞争力提升。
4月27日,重庆发展能源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标志着重庆在能源领域专业化整合和国企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公司将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手段整合能源资产,形成“产购储运销”一体化布局,积极谋划“风光水氢储”等清洁能源项目投资,深化央地合作,助力重庆市能源安全保障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重庆市发改委和国资委对其在前沿领域突破、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寄予厚望,期待其成为油气能源“链主”企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4月27日,通辽市瑞兴年产30万吨高端预焙阳极项目开工仪式举行。通辽市及霍林郭勒市多位领导、相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出席。仪式上,内蒙古瑞兴电力碳素制品有限公司介绍了项目情况,霍林郭勒市市长嵇海洋致辞,市委书记高继业宣布开工。嵇海洋强调,该项目对满足当地铝用碳素市场需求、推动绿色铝基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他表示,政府将全力协调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也希望公司加快施工进度,共同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季度中国稀土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了高达141.32%的迅猛增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到7261.81万元,而上年同期却净亏损2.89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业绩“翻身仗”打得漂亮。
2025年4月24日,龙门实验室召开“新型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开发应用”重大项目推进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出席并指导。会议汇报了项目进展,重点介绍了新型液流电池在材料设计、隔膜和电堆制备等关键技术领域的攻关成果。院士们对项目成果表示肯定,并围绕示范应用、中试基地运行及产业化推进等关键问题提出要求。
2025年3-4月,氧化铝企业陆续开始面临亏损,多家企业选择择机进行检修。据SMM消息,3月底至4月,累计约1150万吨产能进行了检修,部分企业还计划在5月继续检修。由于多数企业检修的是焙烧炉,检修期间的氧化铝产量减量可以在检修完成后部分弥补,因此检修对氧化铝月产量的影响还需进一步了解测算。
据4月25日铝土矿港口数据显示,国内港口铝土矿周度到港总量486.12万吨,较前一周增加65.73万吨;几内亚主要港口铝土矿周度出港总量381.81万吨,较前一周增加50.26万吨;澳大利亚主要港口铝土矿周度出港总量38.92万吨,较前一周减少25.69万吨。尽管4月中旬几内亚地区个别矿企生产发运受到影响,但截至目前,几内亚铝土矿发运并未出现明显的趋势性降低,供应形势仍需持续跟踪评估。
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SE)正与多家工业合作伙伴联手研发创新方案,旨在大幅降低硅异质结(HJT)电池的银耗。通过采用银铜复合浆料和纯铜浆料的最优组合,并优化细线印刷工艺,他们有望制备出银耗仅为1.4毫克/瓦的高效异质结电池。这一成果不仅将降低生产成本,还将推动HJT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4月14日,科陆电子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当期营业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16.2%,归母净利润6745.0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57.45%。在美的集团入主一年后,科陆电子终于实现扭亏为盈。美的集团通过全方位赋能,帮助科陆电子在研发、制造、供应链、渠道和品牌等方面实现提升,推动其在储能领域重新崛起。
4月27日,楚能新能源与华创新材在楚能全球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锂电铜箔项目展开深度合作。此次合作旨在通过供需两端联动,进一步提升电池综合性能,助力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楚能新能源始终秉持与优质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理念,致力于打造稳固高效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产品高质量、高效率稳定供应。
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ESIE 2025)上,固德威副总裁王英歌系统阐释了企业的战略演进,展示了固德威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实践。固德威通过“源网荷储智”全场景解决方案,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还在国际市场上加速布局。公司通过储能技术撬动万亿级市场机遇,积极布局虚拟电厂领域,助力新能源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在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新研发的锂锰富集(LMR)电池化学技术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更经济、更长续航的电动汽车。该技术结合了磷酸铁锂(LFP)电池的安全性和高镍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成本显著低于现有的中镍电池方案。福特计划在本十年内将LMR电池技术整合到未来车型中,推动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的成本平价。
2025年一季度国内原料产金成绩斐然,达到87.243吨,较2024年同期增加1.284吨,实现1.49%的同比增长。其中,黄金矿产金贡献了61.772吨,有色副产金产出25.471吨。与此同时,进口原料产金为53.587吨,同比增长0.68%。
4月26日,北极星储能网报道,国轩高科西部国轩新能源电池智造基地项目于今年4月正式开工。目前,1—3号厂房基础开槽已完成,正在进行地基强夯、土方回填及室外配套工程施工。项目预计7月启动设备进场,10月完成竣工调试并投产运行。该项目将生产储能领域314Ah大容量方型磷酸铁锂电芯及其系统集成产品,投产后预计新增就业1000人。作为国轩高科在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产品先进性最强的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将填补自治区龙头企业电芯制造空白。
去年以来,太訸集团与水务集团持续深化“双碳”战略实践,共同探索推动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4月27日,太訸集团首个水务光伏项目——城东水质净化厂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正式落地。项目装机容量961.11KW,设计运行期25年,采用创新的BIPV方案,将光伏组件与建筑完美结合,实现发电与建筑美学的双重效益。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约90.25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21.90吨,减少SO2排放量26.55吨,减少CO2排放量899.81吨,预计8月底竣工。
4月27日晚间,兴源环境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滁州嘉储科技有限公司拟与凤阳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规模为18MW/55MWh的二期储能电站项目。项目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计划投资额为4,575万元。此次投资符合公司储能业务发展方向,是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储能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四川省九寨沟县与北京金风零碳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零碳”)正式签署了新型电力系统独立储能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总投资高达4.6亿元,宛如一颗璀璨的能源新星,在九寨沟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冉冉升起。
4月2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双方就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王文涛表示,中德汽车产业合作基础深厚,德国汽车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他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希望德国汽车企业把握机遇,坚定投资中国的信心。
4月25日,赤峰黄金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7亿元,同比增长29.85%。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黄金产销量的稳定、有效的成本控制,以及黄金价格上涨带来的利好影响。赤峰黄金在黄金业务领域的持续优化和市场环境的积极变化,推动了公司业绩的稳步提升。
2024年,百色市铝及其制品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4.9%,总产值达1506亿元,占广西的73.5%。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再生铝产量分别超1175万吨、242万吨、350万吨、90万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百色市铝产业的持续发展,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增长,也在全国铝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月24日,德国风电开发商EnBW宣布其He Dreiht海上风电项目首台维斯塔斯V236-15MW海上风机完成吊装,标志着该机型商业化项目首秀成功。He Dreiht项目位于Borkum岛西北约85公里,Heligoland以西约110公里处,总装机容量960MW,计划安装64台维斯塔斯V236-15MW海上风机。项目于2024年5月开始安装单桩基础,计划于2025年底投入运营,建成后可为110万户家庭提供绿色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