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目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宣布,公司已成为欣界能源固态电池的生产设备整线供应商,并已签署了价值4亿元的2GWh固态电池量产订单,这标志着行业内首个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设备的可量产商用订单的诞生。此次合作不仅展示了海目星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整个新能源材料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扩大提供了新的动力。
祥鑫科技近日宣布,将使用募集资金1亿元人民币向其全资子公司东莞祥鑫增资,以确保“东莞储能、光伏逆变器及动力电池箱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增资后,东莞祥鑫的注册资本将从3亿元增至3.2亿元。此外,公司还根据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及项目情况,对东莞储能项目的资金投入进行了调整,从6.72亿元降至3.83亿元,四个项目总投入调整为8.63亿元。
河北省迎来了其首座钒锂结合储能电站的启用,这也是华北地区首个采用全球领先的AC存储(交直流一体)结构的储能电站。河北燕赵兴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该项目,不仅标志着河北省在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成为该省独立储能的标杆项目。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10MW/240MWh,融合了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和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展现了新型储能技术的优势互补。此外,电站从调试到并网仅用30天,展示了极速交付的能力。
上海电气集团与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高层领导在上海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吴磊强调了双方在能源产业合作的潜力,而河北建投集团总经理曹欣则回顾了双方的合作历史,并表达了在风电、传统能源、储能系统等方面继续合作的意愿。此次会谈标志着两家企业在推动能源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中国能建山西院总承包的河北燕赵兴泰110兆瓦/240兆瓦时钒锂结合独立储能项目已成功并网并正式投运。该项目作为河北省重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位于邢台市兴泰发电有限公司厂区,采用100兆瓦/200兆瓦时磷酸铁锂储能设备和10兆瓦/40兆瓦时全钒液流设备。项目并网后,预计将显著提升邢台西部地区电网的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缓解电网阻塞,并有效改善电能质量,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产生积极影响。
在近日开幕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上,贝特瑞作为全球锂电正负极材料的领航者,正式推出了其精心研发的T石墨负极产品,引起了广泛关注。
新疆鸿泰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宣布了一项大规模的储能系统招标计划,涉及2025年至2026年期间建设的1.43GWp集中式光伏项目。此次招标的重点是为阿克苏、巴州和塔城三个地点提供总计220MW/450MWh的交流侧2h储能系统,投标限价为0.6元/Wh。招标要求投标人在过去三年内必须有不少于200MWh的储能系统集成业绩,并且具备电池单体、PCS、EMS、BMS中至少一项的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此外,投标人还需承诺近三年内供应的储能电池系统产品无火灾事故记录。
国务院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将研究出台针对大容量储能电池和大尺寸光伏组件的仓储和运输相关技术标准。这一政策旨在通过制定和完善物流技术标准,提升“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物流效率和安全性,特别是对于出口环节。政策内容涵盖了加强国内港口仓储设施建设、优化锂电池运输安全管理规范、提升新能源汽车物流效率,以及畅通国内联运通道和跨境物流通道。这些措施将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物流环节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推动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的国际
国家能源局近日出台新政策,旨在加强电力安全治理,确保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该政策特别强调了对新能源和新型储能等新型并网主体的安全管理,以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支持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11月27日,星源材质(佛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佛山市隆重举行了投产仪式暨华南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落成仪式。此次活动标志着星源材质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同时也为华南地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仪式上,星源材质还正式发布了两款新产品——超快充纳米纤维复合隔膜和聚酰亚胺隔膜。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旨在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旗县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实现碳达峰的多样化路径,为全区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方案》提出了建立新型绿色能源供应体系、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效率、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等多项任务,以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日发布了《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旨在规范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工作,适用于国内低速动力、储能、基站备电等领域,并为其他梯次利用领域提供参考。
山西省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发展大会在河津市举行,这个会议主要是为了促进铝镁产业高质量发展,由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运城市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也得到了行业内专家、学者和商界人士的积极参与。
中国铝业公司在2024年的安永可持续发展年度最佳奖项评选中获得"评委会特别奖"和"杰出企业奖",这是对中国铝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成效给予广泛认可。
挪威铝业公司海德鲁计划在位于波兰的Alumetal回收工厂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减少碳排放,支持欧洲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桂林君泰福电气有限公司建设的3.87兆瓦时储能电站已顺利并入电网,开始商业化运作,并且这个项目被视作是该区域工商业储能绿色发展的一个典范,有助于推动当地的绿色能源经济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意大利设备制造商Ecoprogetti宣布为印度太阳能开发及组件制造商SAEL安装了一条300MW的太阳能组件生产线,该生产线将生产采用最新TOPCon电池技术的双玻组件。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SAEL的生产能力,也标志着印度在先进太阳能组件制造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近期推出的新政策如何促进光伏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带来了三个积极的发展方向:提升了行业准入门槛、缓解了供需矛盾、增强了技术和环保优势,这一系列措施预示着光伏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
宁夏先科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的瑞儲储能电站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公司会全力以赴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力争将其打造成优质工程。
湖北省天门市成功引入集中(共享)式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由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4亿元人民币,目标在2025年12月前完成建设并投产,届时将显著提升当地的新能源电力消纳和送出能力。
天合储能与Aquila合作开发的Wetzen项目标志着双方在能源存储领域的进一步合作。继Strübbel项目后,Wetzen项目将与Strübbel项目合计提供106MW/212MWh的储能容量,采用天合储能的先进电池技术和TrinaStorage Elementa金刚系列电池舱,为德国的绿色能源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道氏技术与佛山市固态齐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合资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广东道氏固态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硫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的研发与产业化。合资公司将整合双方资源,研发优化硫化锂配方和生产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大型工业园区内建设并成功运营了一座装机容量为60兆瓦时(60MW/60MWh)的储能系统,用于支持这个孤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且这个项目是公司在这个地方提供的第三个类似规模的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能源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该法案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确立了我国能源工作的大政方针、根本原则和制度体系,对于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能源安全新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日本TOYO Co.,Ltd通过其子公司TOYO Solar LLC完成了对美国德克萨斯州Solar Plus Technology Texas LLC的100%股权收购,标志着公司在全球太阳能市场上的战略扩张。此次收购将增强TOYO在美国的制造能力,并满足市场对本土制造光伏组件的需求。
浙江海盐力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其第四代高性能高耐用膜电极新品,该产品在性能参数上实现了全面升级,功率密度达到2.25W/cm²@0.6V,标志着国内燃料电池技术的新进展。力源科技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行业技术难题,提升了膜电极的发电效率,同时公司正致力于研发下一代性能更高的膜电极产品。
弘元绿能在甘肃省平凉市顺利完成了150兆瓦的"光伏+"项目,这个项目采用了高效的组件产品和技术,为了推动农业、畜牧业与绿色能源的融合和发展,同时对环境和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