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科尔拉特光伏项目开工仪式于当地时间5月15日举行,标志着这一由中国企业主导的重大新能源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在致辞中表示,该项目将显著提升该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对实现能源转型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项目由中国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联合承建,总装机容量预计达到200兆瓦。项目最引人注目的是将大规模采用高强度
铝合金支架系统,这种材料相比传统钢材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等优势,特别适合沿海地区的光伏电站建设。
在光伏组件安装方案上,工程团队创新采用可调节角度的支架设计。这种结构可以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光伏板倾角,最大限度提升发电效率。
铝合金材料的应用还解决了传统钢结构在潮湿环境中易锈蚀的问题,预计可使电站支架系统的使用寿命延长至30年以上。
克罗地亚地处亚得里亚海沿岸,具有发展
光伏发电的优越自然条件。科尔拉特项目选址经过严格评估,确保年有效光照时间超过1600小时。电站建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万吨,相当于种植150万棵树木的环保效益。
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齐前进在开工仪式上表示,该项目是中克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国企业在光伏电站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在支架系统材料研发和施工工艺上具有独特优势。此次工程将采用模块化施工方法,预计建设周期较传统方案缩短20%。
项目承建方北方国际透露,电站所需的铝合金支架将全部在中国生产后运往克罗地亚。这种"中国制造+欧洲建设"的模式,既保证了材料质量,又降低了整体工程造价。工程团队还针对当地地质条件设计了特殊的基础固定方案,确保支架系统在强风条件下的稳定性。
科尔拉特光伏电站的建设将带动当地就业,施工高峰期预计需要500名工人。项目方计划优先雇佣克罗地亚本地员工,并提供专业技术培训。电站投入运营后,将配备智能运维系统,通过远程监控实现高效管理。
该项目的实施正值欧盟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之际。克罗地亚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至36%,科尔拉特光伏电站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项目。中国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展现的技术实力,为后续开拓欧洲新能源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分析认为,铝合金材料在光伏支架领域的创新应用,可能引发行业新一轮技术升级。相比传统钢材,铝合金支架虽然初始成本较高,但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综合效益更具优势。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和规模化应用,其成本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
科尔拉特光伏电站预计于2026年并网发电,届时将成为克罗地亚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该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将改善克罗地亚能源结构,也为中国新能源装备和技术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