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投产 抢占全球“万亿赛道”先机

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投产 抢占全球“万亿赛道”先机

2025-05-19 11:14:45 来源:国轩高科
369        0
简介:该中试线设计年产能达0.2GWh,运用了硫化物电解质技术路线,电芯能量密度高达350Wh/kg,系统能量密度为280Wh/kg,远远超越了当前主流液态锂电池的最高水平(约300Wh/kg)。
5月17日,国轩高科宣布其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正式投入生产,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该中试线设计年产能达0.2GWh,运用了硫化物电解质技术路线,电芯能量密度高达350Wh/kg,系统能量密度为280Wh/kg,远远超越了当前主流液态电池的最高水平(约300Wh/kg)。
在技术突破方面,国轩高科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通过微纳化硫化物电解质、三维介孔硅负极等核心技术,成功将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提升了60%,并且攻克了空气稳定性这一难题。其自主研发的Li6.4PS6.3Cl体系成本优势显著,相较于日本丰田的同类技术降低了87%,仅为23.5美元/公斤,有力地打破了海外技术的垄断局面。

在量产布局上,国轩高科也早有规划。公司已经启动了第一代2GWh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计划在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测试。目前,中试线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0%,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率更是高达100%,全面覆盖了从电解质分散到全干法叠片的全流程工艺。

从全球固态电池产业的现状来看,呈现出技术路线分化、产业链协同加速以及政策驱动明确三大特征。在技术路线上,中国以硫化物和氧化物为主流,日本聚焦硫化物,欧美则探索聚合物复合体系。在产业链协同方面,材料端和设备端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众多企业纷纷达成供货协议,设备国产化率也大幅提高。同时,工信部等部门出台的政策也为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全球竞速格局中,日本凭借举国体制在硫化物电解质专利布局上占据优势,但成本居高不下;中国则凭借产业化先发优势,在专利数量和中试线建设速度上领先国际同行;欧美则是资本与技术并行,但在量产工艺和成本控制上仍有一定差距。

尽管全固态电池技术取得了显著突破,但仍面临着成本困局、界面阻抗难题以及标准体系缺失等核心挑战。不过,新兴领域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刚性需求以及回收闭环的布局,也为全固态电池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