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在上海地区规模化试点电化学储能政协提案的答复。文件显示,上海市2025年首批独立储能项目建设计划已发布,共8个项目,总规模414.5MW/1.478GWh。这一计划标志着上海在推动新型储能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上海市2025年首批独立储能项目建设计划共包含8个项目,总规模达到414.5MW/1.478GWh。这些项目将为上海的先进储能技术应用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为解决储能项目成本分担问题,上海将探索阶段性容量补偿机制,分担储能容量成本。这一机制将为储能项目提供稳定的运营收益,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
上海市将制定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具有技术先进性、产业带动性和用地集约性的储能项目。根据实际放电量给予度电奖励,进一步激励储能项目的发展。
上海支持独立储能(独储)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火电机组配置储能(火储)和用户侧储能(户储)随所属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在电力现货市场尚未运行的情况下,支持独储按照电网调度指令安排调用充放电,给予适当充放电价差并确保一定调用次数,提供稳定可持续的运营收益。
为破解土地资源瓶颈,上海将优先保留关停退役能源设施场址,优先布局独立储能,并鼓励利用海上风电预留用地建设独立储能电站。同时,支持用户在主体项目用地范围内优化布局,对符合入楼配置的储能项目,适当放宽主体项目容积率要求。
安全规范管理是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上海将储能纳入电力安全监管范畴,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住建、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确保储能项目的安全运行。
上海市2025年首批独立储能项目建设计划的发布,标志着上海在推动新型储能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探索容量补偿机制、制定扶持政策、优化市场化机制、保障用地需求和强化安全规范管理,上海将为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储能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将为全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