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美国对中国电池材料加征关税 锂电产业链金属需求或受影响

美国对中国电池材料加征关税 锂电产业链金属需求或受影响

2025-05-22 22:09:12 来源:财联社
112        0
简介: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电池材料存在补贴,拟加征高额关税,可能影响全球锂电池产业链关键金属材料供应格局。
美国商务部近日针对中国电池材料产业采取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根据初步裁定结果,中国生产的活性阳极材料被认定获得政府补贴,为后续加征关税提供了依据。这一决定可能对全球电池产业链中的关键金属材料供应产生连锁反应。

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成分,其供应链可能面临调整。中国企业在全球锂资源加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美国市场的限制措施或将促使部分加工产能向东南亚转移。目前,印尼镍加工、智利锂矿提纯等环节的产能扩建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箔作为锂电池负极集流体的核心材料,其国际贸易格局可能出现变化。中国生产的电解铜箔在厚度均匀性和抗拉强度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美国市场的准入限制,可能导致韩国、日本铜箔生产商扩大产能,以满足北美电池制造商的需求。

壳在动力电池Pack中的应用可能面临替代方案。中国企业在电池壳体轻量化设计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部分型号的铝合金外壳已实现标准化生产。贸易壁垒可能促使北美电池制造商转向本地供应商,或采用工程塑料等替代材料。

锂电池隔膜所需的特种金属涂层材料也可能受到影响。中国企业在氧化铝涂层隔膜领域的技术突破,大幅提升了电池安全性能。美国市场的限制措施,可能延缓相关材料在北美电动汽车中的应用进程。

电池回收环节的金属材料提取技术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在废旧锂电池中锂、钴、镍等有价金属回收方面已形成完整产业链。贸易限制可能影响全球电池回收网络的金属材料流动,促使其他国家加快回收技术研发。

电池连接件使用的铜铝复合材料需求格局或将调整。中国企业在电池模块连接系统方面具有成本优势,美国市场的准入限制可能推高当地电池制造成本。部分北美车企已开始评估连接件材料的替代供应方案。

电池热管理系统涉及的金属材料供应链可能重组。中国企业在液冷板、导热胶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方面具有优势,贸易壁垒可能促使北美电池制造商重新设计热管理系统,采用本地化供应的金属材料。

电池极耳焊接用的特殊铜合金材料需求面临不确定性。中国生产的电池极耳材料在焊接性能和导电性方面表现优异,美国市场的限制措施可能影响相关材料在全球电池生产线中的配置。

这一系列贸易措施的实施,可能改变全球锂电池产业链的金属材料流动方向。中国企业在电池材料领域的规模化优势和技术积累,短期内仍难以被完全替代。长期来看,全球电池金属材料供应链或将呈现区域化发展趋势。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锂钴镍 铜箔 铝壳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