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运 金属材料应用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运 金属材料应用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2025-05-26 22:33:15 来源:财联社
107        0
简介: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近日在云南正式投运。该储能站装机容量达400兆瓦时,年调节电量5.8亿度,绿电占比高达98%,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5月25日,南方电网宝湖储能站在云南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作为国内首个大规模钠混合储能示范项目,该储能站总装机容量达400兆瓦时,年调节电量5.8亿千瓦时,可满足27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站98%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重要示范。

该储能站采用了创新的锂离子电池与钠离子电池混合储能技术方案。其中,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高能量密度的磷酸铁正极材料,配合石墨负极材料,在储能系统中承担主要调峰功能。而钠离子电池则采用层状氧化物正极和硬碳负极的搭配,充分发挥其成本优势和环境适应性。两种电池技术的协同配合,既保证了系统的高效运行,又实现了成本优化。

在储能站建设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创新应用成为关键技术突破点。电池系统中,箔和箔作为关键集流体材料,其纯度要求达到99.99%以上。电池外壳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既保证了结构强度,又实现了轻量化设计。温控系统采用特种不锈钢管道,确保在复杂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这些金属材料的精心选择和优化设计,为储能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储能站的投运对促进新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云南作为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该储能站的运行将有效缓解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据测算,项目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约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8万吨,环境效益显著。

展望未来,随着锂钠混合储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业内普遍认为,这种新型储能技术将在电网调峰、新能源并网、微电网建设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金属材料的持续创新,特别是高纯度铝材、特种钢材等关键材料的性能提升,将为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