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近日迎来新能源建设重要节点。中电建共和100万千瓦光伏光热项目吸热塔顺利完成封顶作业,为项目后续建设奠定基础。该项目位于青海高原地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采用光伏与光热相结合的创新设计。
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达百万千瓦级别,其中光伏电站占主要部分,配套建设10万千瓦光热发电系统。光热电站采用塔式技术路线,以熔盐作为储热介质,可实现持续稳定发电。吸热塔作为光热系统的核心设施,其顺利封顶意味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技术方案上,该项目融合了
光伏发电的成熟经验和光热发电的创新应用。光伏部分采用高效组件,适应高原气候特点。光热部分则运用先进的
熔盐储热技术,通过数万块金属镜面组成的镜场系统,将太阳光聚焦到吸热塔顶部的接收器。这种设计可实现昼夜连续发电,有效弥补光伏发电的间歇性不足。
熔盐储热系统是该项目的重要技术亮点。该系统采用特殊配比的硝酸盐混合物作为储热介质,在高温下保持液态,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通过精心设计的换热系统,储存的热能可转化为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这种储热方式相比传统电池
储能,更适合大规模能量存储应用。
金属镜场作为光热电站的关键组成部分,采用高反射率镀膜材料,确保太阳光的高效收集。镜面自动跟踪系统可根据太阳位置实时调整角度,最大限度提高光能利用率。项目建成后,镜场系统将覆盖广阔区域,形成壮观的新能源景观。
该项目的环境效益显著。光热电站投运后,每年可减少大量标准煤消耗,相应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传统火电相比,清洁能源发电不仅减少污染排放,还能有效保护高原脆弱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地的荒漠化土地得到合理利用,实现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的双赢。
青海省作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近年来大力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共和光伏光热项目是当地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实践,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经验参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青海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随着核心设施陆续完工,项目有望按计划投入运营,为西北地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