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秘鲁莫克瓜大区的克拉维科铜矿近期公布生产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矿铜产量实现稳步增长。作为秘鲁第五大铜矿山,克拉维科在选矿工艺优化和伴生金属回收方面的持续投入已初见成效。
生产数据显示,该矿上半年累计产出铜精矿15.66万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6%。产量提升主要得益于选矿厂运行的稳定性增强。第二季度该矿共处理矿石1290万吨,平均入选品位保持在0.73%的稳定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改进粗颗粒回收工艺,金属回收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与产量增长同步的是运营成本的持续优化。得益于伴生金属的协同回收效应,该矿单位成本已降至1美元/磅,较去年下降约9%。这种成本优势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钼、银等伴生金属的回收增加了副产品收益;二是精矿加工和运输环节的流程优化降低了综合成本。
在开采规划方面,矿山已按计划完成下一阶段的开拓工程。现阶段开采工作面保持稳定供给,为选矿厂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矿山技术人员表示,通过调整爆破参数和优化采场配矿,入磨矿石的粒径分布更加均匀,这为后续选矿工序的稳定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选矿环节的技术改进尤为关键。该矿采用的粗颗粒回收系统经过工艺调试后,对+0.5mm粒级铜矿物的回收效果明显改善。同时,浮选药剂制度的优化使精矿品位保持稳定。这些技术措施不仅提高了铜的回收率,也增强了伴生金属的富集效果。
在全球铜矿供应格局中,秘鲁铜产业的地位日益凸显。克拉维科等大型铜矿的稳定运营,为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原料补充。与智利部分矿山产量下滑形成对比的是,秘鲁铜矿正展现出较强的产能韧性。这种区域差异主要源于矿床条件、开采年限和投资强度等多重因素。
从市场需求来看,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对铜的需求持续增长。作为导电性能优异的金属材料,铜在充电桩、光伏电缆、风力发电等新兴应用场景的需求量稳步上升。这使得克拉维科等具备成本优势的矿山产品保持较好的市场前景。
在环保方面,该矿通过完善水循环系统和尾矿处理设施,持续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矿山采用的干式尾矿堆存技术不仅减少了水资源消耗,也提高了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这些环保措施为矿山的长周期运营提供了保障。
展望下半年,随着开采面的推进和选矿工艺的持续优化,克拉维科铜矿有望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矿山管理方表示,将重点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确保选矿厂的处理能力稳定在设计水平。同时,继续加强地质勘探工作,为矿山后续开发储备资源。
从行业整体来看,秘鲁铜矿产业的稳健发展正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在确保环境合规的前提下,该国铜矿开发活动呈现回暖态势。作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克拉维科的成功运营经验或将为同类矿床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铜产业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从克拉维科的经验可以看出,通过持续优化选矿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即使在品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仍能实现产量增长和成本下降。这种精细化运营模式正在成为全球铜矿行业的普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