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赣锋锂电固态电池矩阵成型,圆柱、软包、方形三线齐发

赣锋锂电固态电池矩阵成型,圆柱、软包、方形三线齐发

2025-08-26 13:44:05 来源:SMM
225        0
简介:在8月22日公布的半年报中,赣锋锂电首次系统展示了其固态电池“三箭齐发”格局:软包电池能量密度高达550 Wh/kg、循环1000次,已切入乘用车与低空经济;21700圆柱电池6–7.5 Ah、25 C放电,为机器人与高速飞行器定制;304–392 Ah方形储能电池则主打180 ℃不起火、-20 ℃容量保持95%的安全低温双优。三条技术路线均已完成客户验证并同步扩建产能,标志着赣锋固态电池全面进入商业化前夜。
如果说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行业的“圣杯”,那么赣锋电正试图一次性把杯子做大、做稳、做漂亮。半年报显示,公司不再局限于单一封装形态,而是在圆柱、软包、方形三大主流结构里同时完成了电解质体系、界面工程与工艺装备的闭环验证——这在业内尚属首次。不同形态对应不同场景:软包追求极致能量密度,圆柱强调高功率输出,方形则把安全和循环寿命推向极致。三条路线的底层技术共享(硫化物电解质、超薄锂金属负极、干法电极工艺),但又在封装、热管理和BMS策略上各显神通。

软包固态电池采用塑膜封装,质量轻、设计灵活,天然适合对“克克计较”的航空场景。赣锋此次公布的320–550 Wh/kg梯度化产品,已通过GB38031-2020车规针刺、挤压、热失控等全项测试,在50% SoC状态下仍能通过枪击实验。循环寿命方面,高正极匹配复合电解质后,常温1 C/1 C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率≥80%。公司已与头部无人机、eVTOL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预计2026年起在欧洲城市空中交通(UAM)示范航线批量装机。

21700圆柱电池凭借优异的机械强度与散热路径,成为高倍率场景的首选。赣锋把传统液态21700的4–5 Ah容量提升至6–7.5 Ah,同时把能量密度推高到330–420 Wh/kg,更关键的是25 C持续放电能力——这意味着一只2 kg的工业无人机可在10秒内完成垂直爬升200 m的极限动作。配套的江西新余“日产5万只”产线已完成主体厂房封顶,首批设备将于2025年Q4进场调试,计划在2026年Q1实现规模交付,届时可满足每年18万套高端机器人或3万套高速飞行器的电池需求。

储能电池一旦起火,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呈指数级放大。赣锋的304 Ah方形固态电池在180 ℃热箱中静置30 min未起火、未爆炸,-20 ℃低温下容量保持率仍达95%,储存一年自放电率低于2%。这得益于硫化物电解质本身不可燃,以及公司独创的“陶瓷-聚合物”双层界面修饰技术,有效抑制了锂枝晶穿透。314 Ah、392 Ah大容量迭代产品将在2025年底同步发布,瞄准北美电网侧储能及中国共享储能示范项目。

赣锋锂电的底气不仅在于电池设计,更在于对上游材料的绝对掌控——青海年产1000吨金属锂、江西高纯硫化锂产线已稳定供货,实现“锂-电解质-电芯”闭环。公司还同步开发了固态电池专用BMS,通过阻抗谱在线监测电解质界面演变,提前预警失效风险。未来三年,赣锋计划在欧洲、北美设立SKD模组工厂,与当地车企、储能集成商共建固态电池生态,预计到2028年总产能将突破50 GWh,覆盖“海陆空”全场景应用。

当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实验室级固态样品时,赣锋锂电已把技术路线拆解成可量产、可验证、可盈利的三条商业通道:软包占领能量密度制高点,圆柱拿下高功率场景,方形夯实储能安全底座。随着圆柱产线2026年初量产及方形大容量产品年底上市,赣锋不仅完成了从材料、电芯到系统的垂直整合,更在全球固态电池竞赛中率先跑出了“海陆空”全场景的商业化加速度。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云南 - 昆明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6日 ~ 28日
河南 - 洛阳
2025年10月15日 ~ 17日
山东 - 烟台
2025年10月24日 ~ 26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