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西天和盛环境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的电解铝大修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近日在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庙堰园区顺利完成实验室小试阶段验证,标志着这一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攻关取得关键进展。项目团队通过200余组对比实验,成功攻克了废渣中有价元素提取率低、杂质分离难度大等技术瓶颈,为后续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工艺基础。
该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在庙堰园区建设占地2.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规划布局公用工程车间、原料预处理车间、浸出反应车间、净化分离车间等8个功能单元。生产系统集成智能控制技术,配置了50立方米不锈钢反应釜、双轴浆化釜组、自动化压滤机组等核心设备,并配套建设日处理300吨的蒸发结晶系统。项目设计年处理电解铝大修渣5万吨,相当于每年可减少12万立方米危险废物填埋量。
区别于传统填埋处置方式,该项目采用"梯度浸出-多级分离-定向结晶"工艺路线。通过精准调控反应温度、酸碱度等参数,可实现废渣中氟化盐98.5%以上的回收率,同步提取的铝元素纯度达99.2%,副产品硫酸钠符合工业一级品标准。整个处理过程采用闭路循环系统,废水经膜处理后回用率超过95%,废气通过碱液喷淋装置实现达标排放。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团队正在开展中试生产线设备联调,重点优化自动化配料系统和结晶工艺控制模块。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值1.2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既可解决山西及周边地区电解铝企业固废处置难题,又能通过资源再生创造显著经济效益,为有色金属行业危废治理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