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半固态—全固态”双线跃迁:东风×华科大签下350-500 Wh/kg路线图

“半固态—全固态”双线跃迁:东风×华科大签下350-500 Wh/kg路线图

2025-09-01 21:32:36 来源:SMM
368        0
简介:8 月 30 日,华中科技大学—东风汽车联合研究院首批 6 个科研项目正式签约,固态电池位列其中。双方提出“以半固态为过渡、全固态为目标”的三代产品规划:2026 年前推出 350 Wh/kg 半固态电池,2030 年冲刺 500 Wh/kg 全固态电池,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分布式储能等场景。本文从签约细节、技术路线、场景落地、人才机制与产业意义五个维度,拆解这场校企联合攻关如何为国产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
东风汽车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究院首批 6 项科研合作协议落地,固态电池项目明确提出“350/500 Wh/kg”两代能量密度指标,涵盖乘用车、人形机器人、储能三大场景。双方实行“企业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机制,计划 3 年投入 5 亿元研发经费,打造华中地区固态电池产学研标杆,并为国家重大项目储备技术与人才。

8 月 30 日下午,武汉经开区军山校区,东风汽车党委常委尤峥与华中科大副校长高亮共同揭牌首批 6 个科研项目。固态电池项目由东风研发总院与华中科大材料学院联合牵头,双方各派 6 名专家组成管委会,实行“双 PI”制——企业侧负责需求与验证、学校侧负责机理与工艺。项目首期经费 8000 万元,后续 3 年总预算 5 亿元,其中 60% 由东风出资、40% 来自学校及政府配套。

路线选择:采用“硫化物电解质+聚合物粘结网络”复合体系,既保留硫化物高离子电导(>10 mS/cm),又通过聚合物网络抑制副反应。

里程碑:2025-2026 年:推出 350 Wh/kg 半固态软包电芯,循环寿命 1500 次,率先搭载于东风高端纯电轿车;2027-2028 年:迭代至 420 Wh/kg 准固态电芯,支持 10 分钟快充;2029-2030 年:500 Wh/kg 全固态电芯量产,满足长续航 eVTOL 及重卡需求。

乘用车:2026 年 SOP 的 350 Wh/kg 电池包,采用 CTP 3.0 结构,能量密度系统级达 280 Wh/kg,预计使轿车 CLTC 续航 1000 km。人形机器人:与华科大机器人团队联合开发 50 Ah 软包模组,重量减轻 30%,2027 年小批量供给人形机器人企业。分布式储能:开发 100 Ah 堆叠式储能电芯,循环 8000 次,2028 年用于东风智慧能源示范园区。

联合研究院实行“双导师制”研究生培养,每年联合招收 60 名硕博生,企业提供真实课题与验证场景,学校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管委会下设成果转化基金 1 亿元,优先孵化固态电池衍生企业。双方还计划共同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 项。

湖北已聚集东风、华星光电、万润、泰坦等固态电池上下游企业,但缺少“整车+高校”的闭环。此次合作补齐了“需求端”与“研发端”最后一块拼图,预计 5 年内带动上下游产值 200 亿元,形成从材料—电芯—系统—整车的华中固态电池产业带,为中部地区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核心支撑。

从 350 Wh/kg 的“今天”到 500 Wh/kg 的“明天”,东风与华中科大用一纸协议勾勒出国产固态电池的清晰路线图。更可贵的是,他们把实验室里的 mAh 级样品,直接对接到了整车、无人机和储能柜的量产需求上。这场校企联合攻关,不仅是一次技术跨越,也是一场产业生态的再造——当学术界的前沿理论与产业界的真实场景实现“零距离”耦合,中国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拐点或许就此出现。
         
我感兴趣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四川 - 宜宾
2025年10月31日 ~ 11月02日
广西 - 桂林
2025年11月07日 ~ 09日
云南 - 昆明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