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数辆重型运输车缓缓驶出阳江装备基地,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三峡16兆瓦风电成套系统塔筒正式发运。这批塔筒总长126米,重约1300吨,将经广泰隆码头运往广西整机安装,最终落户于阳江青洲海域风电场,为我国深远海风电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此次发运的塔筒是专为漂浮式海上风电系统设计,制作工艺要求极高。广东粤水电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卢颖介绍,塔筒平整度与关键尺寸均精确至毫米级,完全适应深远海苛刻环境下的长期运行需求。这也是该公司首次承接漂浮式风电塔筒项目,标志着制造能力实现新突破。
三峡16兆瓦漂浮式风电项目位于阳西县沙扒镇附近海域,离岸约75公里,水深超50米,是目前国内在建水深最深的漂浮式风电工程。项目依托三峡阳江青洲五、七期海上风电场开展,实现了从5.5兆瓦到16兆瓦的单机容量跨越,展现我国在漂浮式风电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
该工程作为2021年投运的“三峡引领号”的全面技术升级,不仅在单机容量上实现飞跃,更在漂浮稳定性、结构强度和抗风浪能力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它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制造超大型漂浮式风电装备的能力,为未来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发运的巨型塔筒体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实力。项目成功攻克了大直径塔筒制作、毫米级精度控制、深远海适应性能等诸多技术难题,展现出中国在绿色能源装备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力,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