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野酸梅起泡酒,目的在于开发健康、时尚、易饮的野酸梅起泡酒,以提高野酸梅的综合利用价值,拓宽其加工产业链,属于发酵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二)背景技术:野酸梅,又称野生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 Ldb.),是世界罕见的原始野生林果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霍城县大西沟和小西沟境内海拔约1100-1600米间的强逆温带。野酸梅的花期始于每年的4月上旬至5月下旬,成熟期在每年的7月下旬至9月下旬;单果重2.6-9.2g,果实形似樱桃如李,呈紫黑、紫色、紫红、红色和黄色。野酸梅果肉柔软、多汁、粘核、富含有机酸且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价值丰富,自古以来就被产区的哈萨克族农牧民所采食。居住在天山大西沟的哈萨克牧民患高血脂、高血压的人都很少,长寿的人也很多,这可能与牧民长期采摘野酸梅制作果酱或将果实晒干泡茶的食用习惯有关。哈萨克牧民还认为野酸梅果茶具有解酒的功效,被当地群众誉为“雪域珍果”,常用作馈赠贵客的礼品。野酸梅富含有机酸,能够增加人的食欲、促进消化;还可保持水溶性维生素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受热、光等因素的破坏;能使多种微量元素结合成有机态,易于被人体吸收,增强免疫力;以野酸梅为原料加工成的果汁酸味纯正,无涩味,无异味,入口清爽。已有研究报道(刘伟,等,新疆野生樱桃李枝、叶不同萃取部位抗氧化活性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16年,37卷第1期,119-122)表明野酸梅的果皮、枝叶等富含花色苷、黄酮等抗氧化成分,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开发价值。目前关于野酸梅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的研究报道鲜见。受生长地域、加工条件、饮食结构的限制,野酸梅的开发速度滞后,如何将野酸梅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也成为当地政府和食品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尽管有报道(朱秋鹰,樱桃李蒸馏酒“白兰地”消费市场及消费行为分析,商业流通,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97-98)称:樱桃李白兰地产品符合现代社会对食品绿色、环保、高营养等要求,消费者认同度较高;还有报道(张卫明,肖正春,伊犁野樱桃李开发利用,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1):1-2)称:以伊犁野樱桃李为原料试制的樱桃李果酒也具有良好的色泽和优良的口感。但以上文献均没有对野酸梅果酒的类型及其蒸馏酒的加工技术及产品质量特征进行详细报道。孙玉霞等报道了一种樱桃李保健酒及其制作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1510037642.3,
声明:
“三维立体震荡搓揉式对辊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